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会整理的宝宝思考力更强

来源:网络

面对一屋子散乱的玩具,妈妈们应该怎样做?是帮宝宝收拾好?还是教宝宝自己整理?勤劳的妈妈注意了:将整理的机会让给宝宝吧!因为整理物品可是提升宝宝思考力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哟!

为什么会整理的孩子更会思考?

人的大脑前额叶包括前区、中区和后区,是一个重要的神经组织区域。前额叶能分析并处理进入大脑的信息,与思考力紧密相关。让宝宝学习整理,可以活化前额叶机能,让宝宝拥有更强思考能力。打个比方,在宝宝整理物品时,他需考虑哪些东西要放到书桌上,哪些东西要放抽屉里;什么东西是厨房用品,什么东西要放在卫生间。

宝宝在整理物品的过程中会涉及决定事情的先后顺序,以及整理的方法,而这一连串的思考,不但能帮宝宝学会正确判断,正确执行,更能活跃大脑前额叶机能。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思考力将直接提升宝宝的学习能力。事实上,一个无法将周围物品妥善整理的人,他们脑袋中的想法也常会和周遭环境一样混乱。所以,请妈妈牢记,尽可能让宝宝完成力所能及的整理工作。

为什么宝宝不喜欢整理?

在妈妈印象中,小家伙只会将屋子弄得一团乱,从不会主动整理物品,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一:宝宝集中精神时间较短

小家伙集中精神的时间很短,而且常常不会只玩一种玩具,喜新厌旧是他们的专长。一旦妈妈送给小家伙新玩具,那些旧玩具就会被堆在角落了,“整理”这件事从不在他们思考范围。

原因二:宝宝接踵做事感觉困难

如果妈妈只告诉宝宝要收拾好玩具,却没告诉宝宝如何整理时,小家伙的思绪会仍停留在刚才玩玩具时,以至于面对满地的玩具毫无头绪。

原因三:妈妈与宝宝看法有异

宝宝东西随处摆放,让妈妈一个头两个大,可在宝宝看来,被这些物品包围着却很幸福;

妈妈会将物品一件件摆放好,而宝宝的整理规则是将喜欢的东西堆成一堆。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随时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便已是整理了。

帮宝宝提升思考力,妈妈这样做

鉴于宝宝在整理物品方面的先天属性,妈妈们要如何帮宝宝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又如何借助整理过程帮宝宝提升思考力呢?

方法一:避免双重标准

宝宝在幼儿园会很听老师的话,将自己的物品整理好,可为什么回到家却不这样做呢?其实,这和妈妈有直接关系。只要宝宝耍赖,闹情绪,妈妈们通常就会“服软”,这会让宝宝觉得妈妈的话是可以商量的,而在幼儿园,老师的话却没得商量。在不同标准下,聪明的小家伙肯定会选择挑战容易攻破的标准了。

注意事项:

标准不严格的妈妈容易在宝宝偷懒时自己将事情做好,如此只会破坏宝宝主动整理物品的意愿,错失提升宝宝自理能力,提升思考力的机会。所谓能干的妈妈常会养出懒宝宝就是这个道理。

方法二:营造教育环境

假设妈妈带宝宝到图书馆,看到图书馆整洁的环境,宝宝也会注意将看过的书放回原处。如果妈妈只是叮嘱宝宝要爱干净,要学会整理物品,但整个家庭环境却脏乱不洁时,宝宝很难建立起良好的整理习惯。

注意事项:

家居整洁依靠的是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妈妈要特别注意保持家居整洁。

方法三:分解任务

如果任务如“山”,宝宝一听就跑掉了。所以妈妈要学会将任务一一分解。比如叠衣服,妈妈可教宝宝先折衣袖,再折衣身。这样分解步骤,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完成任务。妈妈在指导练习时要注意多设计几个问题,让宝宝认真思考,提升宝宝的思考力。

注意事项:

宝宝年纪越小对整理越没概念,妈妈要给宝宝多多练习的机会,不要认定宝宝一次就能做好。

方法四:由小范围起步

宝宝如何理解“范围”?一只笔筒就可以帮妈妈解决这个问题。妈妈可让宝宝从小范围的笔筒开始整理,并引导宝宝思考,如何放这些画笔更方便取用?

注意事项:

宝宝太小,对空间感缺乏概念,妈妈指导宝宝整理物品时,应具体到物品,同时切记物品应从小到大进行,并以宝宝的物品为主。有助于让宝宝成为管理自己物品的小主人。

温馨提示:宝宝一点点学会整理后,妈妈要注意给予宝宝更多的赞美与肯定,从而培养宝宝的自信心,让宝宝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更加投入。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