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宝宝“人来疯”应该需要矫正吗

来源:网络

一些孩子在人多的场合下,会特别兴奋和活跃,甚至会造成别人的困扰。也就是大家说的“人来疯”。对付人来疯的孩子父母急了也会生气打孩子,但效果只是暂时的,以后还会再犯。宝宝为什么会“人来疯”呢?应该怎样矫正宝宝的这种不良行为习惯呢?

宝宝“人来疯”的主要原因:

“人来疯”现象在3—10岁期间最普遍。

3—10岁期间,孩子的大脑皮层神经活动尚未达到平衡,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他们很难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一些天性好动、爱表现自我的宝宝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获取成人的称赞,一旦有机会,就极力夸张自己的言谈举止。聪明的宝宝发现家长碍于面子,对自己放松要求,就更加大胆地表现自己;有时即使家长批评孩子,宝宝也不理会,甚至用更加激烈的态度与家长对抗。人来疯的宝宝给家长带来不少烦恼,需要家长采取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加强管教。

“人来疯”还与宝宝的性格个性有关。

人的活动特点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每个宝宝出生以后,就已经带着先天形成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强、不平衡、不灵活的神经类型的人,容易急躁、冲动,意志力薄弱。这种先天的遗传学基础,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通过调教而立即见效的,家长对孩子不能过于急躁,要持之以恒地采取一套专门针对孩子“人来疯”的早教策略,逐步改善宝宝的性情。

不良教养方式是影响“人来疯”的重要因素

“人来疯”固然与宝宝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点有关,但是教养方式对宝宝“人来疯”的形成与矫正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过度溺爱孩子,会助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因为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孩子成为全家人关注的中心,一旦客人来了或者到客人家里玩,孩子发现成人交谈得热火朝天,却不理会自己,他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于是孩子有意采取高分贝的声音、大幅度的动作来提醒大人关注自己的存在。有的家庭则相反,平时对孩子过度严厉,抑制了活泼的天性,或者平时出门很少,孩子生活环境单调,一旦来了客人,孩子感到新鲜,而且一般情况下,客人都会主动与孩子逗乐、夸奖孩子,这时家长又变得比平时宽容,这些变化都会被孩子敏锐地察觉出来,于是有的孩子纵情释放自己的天性,同时又把握不好尺度,于是出现了“人来疯”。

巧治宝宝“人来疯”的策略

“人来疯”不但显得孩子行为习惯不良,让家长觉得没面子,而且还会影响宝宝正常的生活、游戏和学习,有的孩子因为过度兴奋而不好好吃饭睡觉、出现冲突、损坏玩具或者伤着自己,甚至上火、生病。经常“人来疯”还会影响孩子神经系统的健康发育,导致兴奋功能总是强于抑制功能。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冲动、暴躁、难于自控的不良个性。因此,家长要主动想办法防范或者矫治孩子“人来疯”现象。

满足孩子的新鲜感,多带孩子接触外界环境

孩子对外界环境有新鲜感,是健康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宝宝发展心智,家长应给予满足,所以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出去看看、转转,不要总是把宝宝关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年轻父母不要把宝宝交给老人或者保姆就不管了,自己平时应多带孩子与人交往,以减少看见陌生人时的新鲜感。

培养宝宝掌握待客做客的基本行为规则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迎来送往,家长不能仅仅告诉孩子不能做什么,还要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可以怎么做,指导宝宝掌握待客做客的基本行为规则。如果是家里来客人了,事先要与宝宝谈话,告诉宝宝客人是谁,鼓励宝宝与人大胆地打招呼、问好,还可以与宝宝交流对话:“宝贝,一会儿客人来了,你要请他们到哪里坐?”“你要不要给客人唱支歌、跳个舞?”“如果客人正在说话,宝宝能不能随便插话?”“如果大人在说话,宝宝能不能自己玩呢?你打算自己玩什么呢?”客人来的时候,可以把孩子介绍给客人,或者鼓励宝宝自我介绍,让宝宝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冷落。如果是出门做客,要指导宝宝文明礼貌,不要不能乱跑、乱喊、乱摸,知道征求大人意见等等。如果孩子表现好,要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否则,不要简单批评了事,还强调正确的行为方式。

对孩子有言在先、约法三章

一般情况下,当家长发现孩子人来疯的时候,孩子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如此,而是有了一定的规律,所以家长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教育意识。带领孩子出门之前,或者家里即将来人,要与孩子商量行为规则,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让孩子有选择性地控制的言行。同时注意一次不要提过多的要求,抓住孩子的主要问题,重点提出两三要求即可,家长说完之后再让宝宝重复一遍,确保孩子牢记在心。

避免孩子被成人过度引逗和关注

出于人之常情,只要家长带着孩子,成人会主动引逗孩子,不少孩子的“人来疯”是成人引逗造成的;但是家长又不便拒绝他人。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另外一名家长带领孩子主动回避一下,带孩子做其他游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另外,家长还要给宝宝安排自己玩的游戏,引导宝宝学会尊重家长,不频繁干扰大人谈话。例如有的宝宝在家总是有家长陪着才玩,那么家里来人之后,家长都投入了“接待工作”,孩子却说“我不要一个人玩”、“妈妈陪我看电视”、“爸爸帮我搭积木”,这时拒绝孩子,孩子就会闹。因此,平时家长就要注意锻炼孩子学会自己玩,会自己玩的小朋友更懂事、更聪明。

尊重并阻止正在“人来疯”的宝宝

即使家长对孩子有言在先、约法三章,也不能指望孩子就能自觉遵守、不越雷池,是孩子就有行为反复、“屡教不改”的特点,因此家长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当孩子现场违反规则与要求的时候,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孩子,而是把孩子拉到旁边,与他说悄悄话,给宝宝做“好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意识;也不要用吓唬或者严厉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家长可以采取紧紧拥抱孩子的方式,阻止孩子“人来疯”。在限制孩子的活动之前,要先提醒宝宝约束自己的行为,否则就不能自由活动了。如果孩子不听劝,家长就紧抱孩子不许动,限制的时间原则上一岁一分钟,两岁两分钟,三岁三分钟,任凭孩子扭动反抗,家长也不要松手,达到限制时间再松手。如果松手后孩子仍旧大喊大叫、乱跑乱闹,家长再次拥抱限制孩子,反复进行,直到孩子收敛自己的活动强度。

建立“民主+权威”的教养方式

放任溺爱或者严厉专制的教养方式都会助长孩子“人来疯”,要改变孩子的这种状况,家长需要建立新的教养方式,即“民主+权威”。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方面坚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放纵孩子,另一方面又不独断,注意尊重孩子的感受与意愿,本着与孩子协商的态度,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并对孩子积极配合的行为表示赞赏与鼓励,锻炼宝宝明确是非、自我控制的能力。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