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0到3岁开发宝宝智力早教方案

来源:网络

0-3岁宝宝早期智力开发可以通过一些有计划、有目地的指导活动进行,如引导宝宝做游戏、讲故事、听音乐、劳动来培养和促进宝宝的注意力、观察力、创造力等发展。早期教育是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是启蒙而不是系统教育。

一、肢体协调能力灵活性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穿衣服、脱衣服、穿袜子、穿鞋系鞋带等,妈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让宝宝自己进行,而且大多数宝宝都乐于做这件事。解开(扣上)纽扣或是拉开(拉上)拉链,需要幅度很小而又准确的手指运动;穿鞋系鞋带完全是用几个手指进行,可锻炼宝宝手指的精确度和灵活性,也可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增强宝宝独自完成一些小任务的信心。

上臂和手眼协调训练

宝宝到3岁时,爸爸妈妈可以用投掷运动锻炼宝宝上臂的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具体训练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滚排球。在前面1~2米远处放两把椅子,椅子之间间隔为40厘米。然后让宝宝在地板上滚排球,让排球从椅子中间滚过去。

·抛排球。在离宝宝1~1.5米处放一个高40~50厘米的小筐,让宝宝往里面抛排球。也可以在地上画一个圆圈或放一个脸盆,让宝宝站在1米远的地方把沙袋扔到圆圈或脸盆里。训练时要引导宝宝右手、左手轮流着抛。

·投排球。在离宝宝1~2米处,挂一个与宝宝眼睛齐高的球网,让宝宝向网里投排球。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玩,看谁做得更好,以增加宝宝投掷的兴趣。

训练宝宝的平衡力

快3岁的宝宝行走基本自如,为了增强宝宝的平衡知觉和空间知觉,爸爸带宝宝出去散步的时候,可有意识地让宝宝走一走马路牙子(最好是在社区院子里走,这样既安全又安静)。

马路牙子仅有一块砖的面积,走之前爸爸边做示范动作,边告诉宝宝怎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怎样走才不会掉下去等。也可选择一块平地,在地上平放六七块砖,让宝宝练习在砖上走。每块砖之间的距离为5~10厘米,爸爸要在一旁保护,以防宝宝磕碰着。

训练宝宝跳跃

跳对宝宝运动技能的发展很重要,爸爸可有意识地教宝宝在原地跳跃或从高处(15~25厘米的高度)向下跳。还可以在地上画两条间隔10~20厘米的线,教宝宝练习跳远,两条线的间距可逐渐增宽。练习的场地要平整、松软,最好在垫子上或沙坑里练习。

二、运动能力训练

1、踢足球

妈妈和爸爸与宝宝面对面地踢球,一个人踢过来,一个人再踢过去。

2、变高变矮

妈妈向宝宝发出“变矮了!”的口令,让宝宝立刻蹲下。然后妈妈再向宝宝发出“长高了!”的口令,让宝宝立刻站起来。为增加训练的难度,提高宝宝的应变能力,还可以在宝宝执行“长高了!”的口令站着的时候,再喊一次“长高了”的口令,看宝宝是不是能够站着不动。或是连着喊几声“长高了”的口令以后,忽然来一次“变矮了”,以此训练宝宝的应变能力。还可以让宝宝发口令,爸爸妈妈做动作以增加宝宝游戏兴趣。

3、过桥找妈妈

在地上用粉笔画两条平行线,或者平行放两条绳子。宽40厘米,长1米,假设这是河上的一座小桥。然后让宝宝走到河对岸去找妈妈。训练时让宝宝双脚更替着向前走,不能踩着两边的线,以此增强宝宝的平衡能力。

三、语言训练

1、语言能力有了很大长进

这个年龄的宝宝,语言能力正处在积极发展时期,词汇量也在不断增加,已能达到1000以上,几乎是1岁半以前的4~5倍。词的种类也丰富起来。除了名词、动词外,还有形容词、副词、代词等。宝宝已掌握了基本语法,过去的“电报句”发展到了合乎语法习惯的简单句,并且复合句的运用也在不断增加。宝宝喜欢和人进行言语交流,爱听故事,念儿歌,并能记住一些主要的故事情节,还会背诵一些诗歌等。宝宝对语言的概括性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如“汽车”并非指某一辆汽车,而是指他所见到的所有的汽车。

2、教宝宝说完整的话

妈妈和爸爸应抓住宝宝这一语言发展的有利时机,教宝宝学习用完整的语句讲话,以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并促进宝宝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及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把宝宝的简短的、成分不全、意思不明确的电报句扩展成完整的简单句,把颠倒的词序正确排序。比如,当宝宝说“妈妈,睡觉”,大人应教他说“妈妈,我要睡觉”;宝宝说“看报纸,爸爸”应改为“爸爸在看报纸”。这样的练习应该结合生活的实际场景,随时随地地练习,如“这是大楼”,“那是红绿灯”,“小朋友在学习”,“小兔子爱吃萝卜”等。此外,妈妈和爸爸还要在生活中以身作则,自己说话也应发音准确,说完整的、语序正确的句子。因为语言是表达心灵的,妈妈和爸爸可以用童话、连环画剧、画册等,激发宝宝的好奇心,教宝宝正确地说话。要不断地给宝宝创造说话的机会,使宝宝想和妈妈爸爸说话,让宝宝学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一般女宝宝语言发展较早,此外宝宝之间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所以妈妈和爸爸不要总把自己的宝宝与别人家的比,尤其是当着宝宝面,不能说“看你家豆豆早就会了,可我家蕾蕾还不会”等,这样会打击宝宝学习的积极性。

3、看图说话

无论学习什么语言,都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这个年龄的宝宝来说,即使是学习自己的母语,也需要最佳的语言环境。这个年龄的宝宝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图画书爱不释手,缠着爸爸妈妈讲书中的故事。妈妈爸爸应抓住这个时机,应尽可能地用形象生动的拟声语言给宝宝讲书中的故事。讲述中还要不时地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宝宝回答。如果是喜欢表达的宝宝,还可能在妈妈说故事时插话,妈妈应停下来回应宝宝的插话。

在与宝宝看画册时,应重点给宝宝读出那些描述画面的句子,特别是对宝宝看过的画册,再重新读给宝宝听时,能增强宝宝的记忆力。还可以让宝宝复述那些描述画面的句子,或者让宝宝凭着记忆讲述那些句子,但要求宝宝尽可能用书中出现的句子讲述。为了提高宝宝的兴趣,也可以以画册为剧本,妈妈和爸爸与宝宝一同扮演画册中的各种角色,通过实际表演使宝宝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4、选择适合朗读的图书

为了培养宝宝读书的兴趣,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妈妈和爸爸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适合朗读的图书。

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主要是从感观上了解事物,因此在选择图书时,一定要选择那些画面较大、色彩艳丽、形象生动、动作逼真、活泼可爱、印刷精良、装帧牢固的图书,而且要选以动物形象为主,情节简单,叙述语言生动好记的短童话,配以简单上口的儿歌配插图。一本好的图书对宝宝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引导宝宝玩词语游戏

1、粘卡片游戏

把宝宝所学的词语制成卡片,再在墙上贴两行胶布,在妈妈念卡片上的词语时,让宝宝把相应的词语卡片粘在胶布上。

2、拼字游戏

首先,在事先做好的卡片中间贴上一个完整的图案,这个图案应该是能够用两个字组成的词语说明的,然后把与图案相应的两个字的词语写在图案上,比如,图案贴的是一个苹果,就在苹果图案上写上“苹果”两个字。整个卡片做好后,从两个字中间剪开,并把这样的几个剪开的卡片混在一起,让宝宝把能拼成一幅图案的两半部分找出来,重新拼贴在一块,使宝宝通过拼凑图案,达到学会和记住相关词语的目的。

3、找颜色游戏

准备一个布板,分别写上各种颜色的词语,然后把各种颜色的布条交给宝宝,妈妈说出一种颜色后,让宝宝把这个颜色的布条贴在相应的词语上。比如,妈妈说“这是红色”,宝宝如果能把红色的布条贴到写有“红色”的词语上,就应给予表扬。

4、指实物游戏

宝宝最喜欢画有动物、植物、水果等实物形状的画册,妈妈把图画书一张一张地翻开,让宝宝看着图画,妈妈领着宝宝读出各种实物的名字。过一段时间后,妈妈说出图画中的单词,让宝宝用手指找到相应的图画。

5、钓单词游戏

用彩纸做成各种鱼的形状,在鱼嘴的位置固定一个曲别针,然后在彩纸上写上宝宝学过的单词。再把钓鱼线缠在木筷子上,用胶布把磁铁粘在鱼线的末端,一切准备就绪后,妈妈说出单词,让宝宝钓起写着单词的鱼形图案。每当宝宝学会一个新单词,就再做一张鱼形卡片,把新学的单词卡片混在原来的卡片中让宝宝钓,以达到反复巩固学习效果的作用。

6、画板学词游戏

先准备一个画有动物或其他图像的画板,也可以把现成画册上剪下来的图像贴在一个自制的画板上,然后用较大的彩纸盖在图像上面,并把与图像相符的单词写在彩纸上。妈妈每教宝宝读完一个单词,便掀开彩纸,和后面的实物图像对照一下,以使宝宝加深对实物的理解,从而有效地记住这个基本理解了的单词。

四、宝宝察力和鉴别力训练

观察宝宝感兴趣的事物,如蚂蚁搬家、美丽的花朵、小猫、小鱼、刮风、下雨等。在观察中,妈妈要结合实物给宝宝讲一些基本的、简单的知识,如实物名称、特征等。如花和树叶不同,花的颜色漂亮,有香味,吸引蝴蝶和蜜蜂采蜜,同时可以传授花粉。叶子绿色,是制造食物的地方;树根从地下吸到水分,通过树干树枝送到花和叶子上,叶子造好的食物,也由树干分送各部,或者储存在根和根茎上。植物不会跑,它们有根、茎、叶,自己制造食物,不但供自己用,也可以供给动物和人类。宝宝吃的粮食就是植物的种子,蔬菜和水果都是植物,有了植物人类才能生存等。

大自然中有无穷的乐趣,也有不尽的知识。宝宝在观察自然界中的山水树木、花草鸟虫以及风雨云雪中,会不断地增加知识,而且在观察中,宝宝的注意力、观察力,以及分析、概括、判断和想像力等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而且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命和现象,还会给宝宝以美的熏陶。

五、社交能力训练

现在的宝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两代人都宠着他,以自我为中心,独占独霸,宝宝无法学会体谅别人。而玩“过家家”游戏时,宝宝扮演某一家庭成员,与其他家人密切接触,向家里其他人示好,与“家人”一起拿起玩具、喂娃娃、“买菜”等,这可以使宝宝逐渐学会如何与人和平相处、合作;学会要使自己符合大家的意愿,否则就会遭人拒绝,而宝宝都害怕别人不和自己玩,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长大后更容易与人和睦相处,更容易适应集体生活。

六、重视宝宝的个性发展

2~3岁的宝宝个性出现了个体差异。如有的宝宝活泼好动,有的宝宝文静内向;有的宝宝伶俐乖巧,有的宝宝呆板木讷;有的宝宝发展了某些良好的行为倾向,而有的宝宝却发展了某些不良的行为倾向。尽管这些个性特点或倾向是容易改变的、不稳定的,但是,这是一些值得注意的萌芽表现。也正是在这个萌芽的基础上,宝宝的个性发展起来,包括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性格。由于2~3岁这一阶段,是宝宝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开始形成的时期,妈妈和爸爸应给予充分重视,早期个性形成是今后个性发展的基础,因此,父母要从言行举止、为人处世、道德品质等方面给宝宝树立一个良好的行为典范,帮助宝宝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使宝宝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因为在个性的发展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的作用越来越小,而环境的影响却越来越大。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