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一岁宝宝有攻击行为怎么办

来源:网络

一方面,这种行为只是孩子发育到这个年龄的标志,每个孩子都会经过这个时期,爸爸妈妈不必过于担心。另一方面,虽然这是孩子必经的一个过程,但如果爸爸妈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做正确的指导,孩子很可能会养成打人的坏习惯。一岁“暴力”宝宝,只有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找到和平解决问题的方法。

孩子也和大人一样,不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如果他咬了其他小朋友,肯定有他自己的原因。只是一岁左右的孩子还不会为自己解释,所以对“他为什么要咬人?”一直让我们困惑。现在让我们看看究竟是什么让宝宝不得不动用“武力”解决问题。

语言表达贫乏

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对一岁的孩子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也正是因为他不会说话,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的沟通,所以他选择咬人或是打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因此,下次你看到孩子急切向你表达,但你又不能弄明白时,一定要好好安慰他,肯定的告诉他“别着急,妈妈会帮助你的”,这样他就不会把怒火发到其他小朋友身上了。

宝宝的自卫

有时候孩子打人是出于一种自卫,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小朋友抢了他的奶瓶,或者有人先打了他,甚至有小朋友抓了他的头发。宝宝决不会容忍自己被欺负,他会全力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只是一种本能。

宝宝口腔发育

一岁左右的宝宝,口腔内牙齿、肌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育,他很喜欢把东西放到嘴里咬,可以帮他缓解口腔发育给他带来的不适。另外宝宝在学习说话的时候,也很喜欢把能抓到的东西放到口中,当然也包括小朋友的胳膊或手。这仅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种方式。好像只有这样做他才能得到准确的认识。

宝宝的尝试

很多爸爸妈妈都想知道,为什么一旦孩子们和玩具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可怕的哭闹声,为什么他们每个人拿到自己的玩具还不能安静呢?答案很简单,宝宝在玩耍的过程中,除了知道玩具带给他乐趣之外,还意外的发现他的行为可以带来不同的后果,“如果我打了其他的小朋友,就一定会有事发生”。所以他总是不断尝试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周围事物。

宝宝的空间感

一岁左右的宝宝,不能准确的把握空间关系。所以他经常会发现自己被其他小朋友挤到一个小空间里。出于一种条件反射,他会不自觉地推开挡在他前面的孩子,或是对身边的小朋友采取武力进攻的方式。这样就可以确保自己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了。

宝宝情绪不好

孩子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发泄不满情绪。比如在他饿了、累了、尿布湿了时,他的心情就会很糟糕,这时候最容易出现孩子之间互相打闹。另外,一岁的孩子正在学习各项技能的时候,当他遭遇失败时心情会跟着变坏,打人的行为就很容易出现了。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