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爸妈不能随便对孩子说的话

来源:网络

在我们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会说一些不经意的话,让我们小小心灵受到伤害,大家还记得那些话吗?今天的今天一些儿童心理专家在调查中发现,孩子最恐惧家长对他们说出如下的话:大家尽量少说,最后做到不说哦!

1、“傻瓜、没用的东西。”

错误之处: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用难听的话语数落孩子。

这样做的坏处:智力再愚钝的孩子也能体会出这类话包含的“恶意”,心灵会受到莫大的伤害。此外,尚年幼的孩子还可能信以为真而自暴自弃,最后丧失自尊自信。

该怎么做:不论孩子再怎么不对,事情再怎么完成得不好,也绝不能贬低孩子的人格,用侮辱性的话语数落孩子。孩子犯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让他记住犯错的原因,避免下次再犯。同时,这是建立孩子自信的好时机,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2、“你简直是个废物。”

错误之处:同样是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让孩子自信降到最低点。

这样做的坏处:智力再愚钝的孩子也能体会出这类话包含的“恶意”,心灵会受到莫大的伤害。此外,尚年幼的孩子还可能信以为真而自暴自弃,最后丧失自尊自信。

该怎么做: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某些家长会大声呵斥,“笨蛋!木脑瓜!”这种做法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就事而不就人提出批评。呵斥和嘲笑不是一个好家长应该拿来对待孩子的态度,但是现实中犯错的例子比比皆是。

3、“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种事情。”

错误之处:用一种讽刺和轻蔑的态度对待孩子,让孩子感觉父母的蔑视,容易造成自卑。

该怎么做:美国儿童教育专家通过一项调查,总结出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最容易踏入以下七个不益孩子成长的禁区,家长最好牢记好妈妈的7种禁忌语言,尽量避免说出这些话。

4、“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错误之处:没有冷静下来,就用粗暴的语言对孩子发脾气。

这样做的坏处: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你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他的行为和情绪。但是,他还弄不清,你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你发脾气的时候,他虽然停止了你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该怎么做:换个角度想想看,让自己冷静下来。

5、“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错误之处:太过于严厉和专制,把话说死又不给理由,让孩子没有还口的余地。

该怎么做:严格要求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凡事都有个“度”。实际上,老说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母亲大多属于完美主义者。她们批评的“弦外之音”是:孩子呀,你还没有尽力呢。而家长的完美主义对孩子心理上的最大危害是:渐渐剥夺了他们的自信。要知道,孩子都需要以心理上不断地作出自我肯定,来获取前进中必不可少的原动力。有的时候家长意识不到自己的做法会让孩子心里多么不快,过于严厉的妈妈只是孩子最不欢迎的家长的一种。

6、“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错误之处:威胁恐吓类言语。类似的话还有“若不好好做作业我就关你禁闭”、“你不乖就让你去喂狼”等。

这样做的坏处:这类虚张声势的威吓和言过其实的表扬一样,同样会让孩子丧失对父母的亲热和信任。

该怎么做:父母要取信于孩子,对孩子要讲真话,讲实话,不要乱许愿,承诺要兑现。父母对孩子要宽容,要体谅。要允许孩子有缺点,给孩子自省改过的空间。这两点能够使父母在孩子心里树立起权威,而又不让孩子感到害怕。

7、“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错误之处: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对象进行沟通。

替代语言:“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该怎么做:身为父母,总免不了有时候会责备孩子。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你的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

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你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其实,同样的意思,家长用不同的语言和口气说出来,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8、“你若考了一百分,我就给你买……”

错误之处:把孩子当作“弹簧”,认为只有多给些压力,才能迸发出更多的力量。

该怎么做:把孩子当作“弹簧”,不是很妥当。人都有惰性,适当的压力有助于前进,但压力过度容易导致孩子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有些父母担心表扬会让孩子产生骄傲情绪,认为严格要求更重要,实际上对孩子任何一次进步及时给予赞扬是十分必要的。孩子特别反感家长对他说:“你本来还能做得更好、考得更高……”

9、“你做这种事,真让我伤心透了。”

错误之处:夸大自己的感受,以“威胁”孩子,容易让孩子产生负罪感。

该怎么做:要让孩子自信,家长自己首先要表现得非常自信和坚强,避免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或问其他的人“我这样做可以吗?”。

每位家长都应牢记,孩子们总是那么好学而又非常容易被感动,他们期待家长的指导、鼓励,但他们更希望妈妈能相信自己的能力,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关键在于家长。

10、“你又做了错事,简直是坏透了。”

错误之处:因为一件事没做好,就否定孩子的一切,贬低孩子的人格。

类似表达方式:“你又把饮料弄泼了,你不会好好拿杯子吗?你怎么就这么笨?”

该怎么做:这些会给他们带来羞愧感,孩子还会因此惧怕受到惩罚,要知道学龄前儿童出现各种状况是常见的事,必须记住,孩子们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