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如何培养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来源:网络

由于诸多原因,孩子们的语言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已经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有的害怕与陌生人交谈,有的害怕说错而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如果家中有小孩存在上述种种现象,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孩子与外在世界的交往,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激发孩子的情感,使孩子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有话就说。家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步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一个人说话胆量的大小,说话水平发挥得如何,与说话时的气氛有很大关系。说话时气氛好,人的兴致便高,情绪便较高昂,谈兴也会较浓,这样便会无拘无束。说话时气氛不好,人的情绪就低落,尤其是5-6岁的孩子,由于他们自我评价能力欠缺,评价自己好与坏是依赖于成人,因此在说话时能看到父母的赞许眼光和频频点头,那他就会认为自己说得好,说话时就会更加激情飞扬、滔滔不绝。而如果父母在孩子说话时,发现孩子语句不完整、用词不当或声音极小的现象,就急于纠正、否定、打断孩子的说话,孩子就会感到受挫,可能下次说话就不敢自由表达了。所以父母在倾听孩子说话的过程中,应该面带微笑,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用鼓励的语言让孩子继续讲完,切忌说一些伤孩子自尊的话,要相信孩子在讲述中会越讲越好。

第二步创造丰富的生活情景

5-6岁的孩子形象思维仍占主要优势,孩子们说话离不开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撑,因此我们应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想说话的环境,让孩子们在玩中说。比如,可以带孩子出去郊游,或者去动物园观赏各种动物,这些事情大大丰富了孩子的主观体验,他们会在高兴地玩的过程中,想说话,想表达自己,比如去动物园,孩子会说自己最喜欢哪种动物,哪种动物最可爱,下次还想看什么动物,他们回去以后,还可能滔滔不绝地向别的小朋友说起这次去动物园的经历,这样,父母就开启了孩子的嘴,让他们有话想说。

第三步和孩子一起阅读儿童读物

借助于儿童读物,父母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感受优美的语言氛围,引导孩子把学到的间接经验运用于自己的口语表达中,从而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在带孩子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帮助孩子逐段分析、理解,让孩子渐渐进入故事情境中,还可以不失时机地问孩子: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这样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孩子自然就会表达自己。

另外,父母在亲子阅读时,还可以就故事中的不同人物,读出不同的声音。比如,读《白雪公主》时,白雪公主的声音应该是甜美、可爱的;而王后的声音应读出威严、带有凶狠的味道;武士的声音低沉、充满慈爱,等等,通过这些,让孩子了解不同的声音可以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孩子也会学着用各种语气、声音表达不同的情感。

第四步鼓励孩子在客人面前表现自己

对于那些害羞、胆怯的孩子,请孩子说说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可以让孩子当接待员,对客人讲讲幼儿园的趣事,或者表演在幼儿园学到的儿歌、舞蹈等,在父母和客人赞许的目光和喝彩声中,孩子的自信会增长,会更加敢于用语言表现自己。

只要父母有心地从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的语言表达,孩子肯定会日益进步。同时,父母也应该注意到声音洪亮、敢于表达并不就是使劲地吼,如果孩子说话太大声了,就要及时告诉他,他这样说话让人听了很不开心;如果孩子音量适当,就要及时给予表扬:“你这样说话,让人感觉很舒服。”这样,孩子可以运用适当的音量表达自己的需要。父母促进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同时也会为进入小学后伙伴之间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