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孩子公共场所小便 宽容or批评

来源:网络

小孩在公共场所随地小便,比较常见。在家长看来,孩子还小,憋不住尿,也对健康不利,附近一时找不到厕所,当街小便实属无奈;旁人则认为,此举不卫生也不文明,应该从小就教孩子文明习惯。孩子尿急到底应该怎么办,一泡尿的考试,家长能通过吗?

案例

1岁多小孩超市小便营业员和家长打起来

重庆何先生一家三口到附近超市买菜,正当他和妻子选购蔬菜时,1岁10个月大的儿子穿着开裆裤,突然就尿尿了。夫妻俩赶快跑过来,妻子掏出纸巾开始清理。

这时,一名中年女营业员走过来查看,并叫何先生用拖把清理干净,“我说我怎么知道拖把在哪儿?”没想到这名营业员冲着孩子吼起来,骂孩子没素质,何先生的儿子当场吓得大哭起来。何先生和妻子跟营业员吵了起来。

更没想到的是,女营业员打电话叫来儿子帮忙,何先生便拨打110报警,双方在超市外打成一团。

去年4月,一对去香港旅游的内地夫妻,因为小孩在香港街头小便,这对夫妻与港人发生激烈冲突。孩子母亲说:“洗手间排队,孩子着急,怎么办?”之后有多名网友澄清,母亲当时是用尿布接着的。

观点

正方:理解孩子尿急反方:公德心应从小培养

小孩当街撒尿,引发的口水战、肢体冲突不少,网友对此持两种态度。网友“皮皮小乖”说:“当街撒尿的小孩,年龄一般在2岁至6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憋不住尿的。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应该理解这些家长。”

网友“豪哥妈”则说:“家长要从自身做起,要用自己良好的一言一行来给孩子做个榜样。如果真的遇到特殊情况,家长也要尽量把孩子带到人少的地方,并在孩子方便完之后清理干净,给孩子做良好的示范。让孩子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很重要。”

网友“胡同”说:“小孩子特别是女孩,家长不要随便把隐私部位暴露在他人面前,孩子的公德心也要从小培养。”

大部分人认为,小孩随地小便,也应该是仅限于尿急,又找不到厕所的情况下。因为小孩的生理功能决定,他还无法憋尿,所以尿急,必须当场解决。但是大人不应该等孩子尿完就走了,而应该为小孩子善后,比如打扫干净尿湿的地方等。

多数市民认为,对于小孩当街撒尿,应该宽容对待。而此事,也从侧面反映一个“如厕难”的问题,不少市民呼吁,增加公厕数量,更加合理地设置公厕的位置。

英国儿童可随地方便美法不可以

英国

年纪小的儿童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孕妇也有权利在任何地方借用厕所,或是在任何她本人希望的公共场所小便。

美国

在公共场所大小便不仅仅是道德层面不允许的,也是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像美国加州的很多城市都规定,如果有人在公共场所小便,警方可开出100美元起的罚单。

法国

对于随地小便,法国政府一般以罚款为主。不论是谁,一旦被发现在公共场所随地小便,至少会被处罚35欧元(约合人民币300元),若小孩在家长的看护下还随地小便,罚款金额会更高。

孩子尿急攻略

1、出门前备足塑料袋、空瓶子、废旧报纸、纸尿裤等用品。遇到孩子要大便时,可以在地面铺开报纸,孩子在报纸上大便,然后及时清理。网络上还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可携带“尿盆”,外出的家长可以有备无患。

2、请尽量用一切办法寻找厕所。排队太久,可以向前面排队的人请求说明,大家会理解。如果实在找不到,就带到绿化带去尿,或者到隐蔽的下水道。

3、每到一个有厕所的地方,可以提醒孩子是否需要上厕所,而不是等到孩子急得不行了才去找。

4、外出时间不长的,请让孩子少喝水,以减少上厕所的机会。

出门常备空瓶、塑料袋等

家长带孩子外出,遇到孩子尿急,既要让孩子解决生理需求,又存在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顾虑,这个看似两难的问题,怎么解决?有妈妈介绍经验道:“我每次带孩子出门,包里都放有塑料袋和尿布,或者空瓶子,孩子有需要的时候,一个塑料袋就能缓解尴尬,用完后将塑料袋打结丢入垃圾箱,这样既卫生又不影响环境。”

另一位妈妈则说:“每次出门都会看周边有没有垃圾桶,实在找不到厕所,也可以带孩子到垃圾桶去解决。”

还有父母表示可以采取一些比较“隐秘”的做法。有人建议说,在繁华的大街上,孩子当街撒尿,肯定会影响市容市貌。此时,家长如果遇到孩子尿急,可以看看附近有没有小巷子,然后,把孩子领到巷子里头撒尿。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