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赏识教育不等于一味夸奖

来源:网络

现代家庭已经完全接受了西方的赏识教育,可是对于赏识教育,人们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把赏识教育等同于“一味的夸奖”,这也是对赏识教育的误读。赏识教育重视的是赏识孩子付出努力的行为过程,也要纠正孩子不当的行为。

童话界有一个坏孩子,那就是匹诺曹,不光说谎话,还把课本卖了和坏朋友一起去看马戏。这样一个孩子,却也是匹诺曹爸爸的心头肉,从诞生之日就一口一个“我的好儿子!”“我的乖儿子!”的夸奖着,还总是鼓励匹诺曹“做一个真正的孩子”。可是匹诺曹爸爸把冬天的棉衣都卖了,给匹诺曹买来的课本,这样的爱子行为却只换来了儿子一瞬间的感动,这又是为什么呢?

甜甜的烦恼

三岁的甜甜就遇到了这样的麻烦。在家里,大人们都把甜甜捧在手心里,来家里玩的叔叔阿姨们也会给甜甜带来各种礼物,无论甜甜随便哼个调调还是乱跳一个舞,哪怕什么都不做,大人们也会夸奖她:“真是个好孩子!”“甜甜跳得真好!”“甜甜最棒了!”

可是出了门就不一样了。每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追跑起来,甜甜总是最后,每到这时甜甜就很受挫。她嘟起嘴去和大半岁的大宝一起堆沙子。可是无论怎么堆,甜甜的沙堆却老也立不起来,大宝不一会儿功夫就已经堆了一座小城堡,生气的甜甜用手推倒了大宝的沙堆,妈妈赶忙过来让她向大宝道歉。委屈的甜甜不明白,不是我才是最棒的嘛!为什么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我就做不好了呢?

其实甜甜只是误入了过度夸奖的雷区,由于家长的一味夸奖,作为一个孩子,她无法了解自己能力的真实程度,因此感到困惑又委屈。

过度夸奖四大雷区

1、伪夸奖泛滥

无论何时何地都用“孩子你真棒”“你太厉害了”这样的语言来夸奖,实际上是一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无效夸奖。一是孩子听多了,也能感觉出大人是随便说说并不走心,从而不珍视大人的表扬。二是大人这种随时随地脱口而出的话,却让孩子感觉自己真的是“十全十美”,当遇到批评和竞争的时候,无法面对挫折和失败。三是失去了指导行为的效果,比如甜甜的奶奶,不该在追着喂饭时,还用“吃得真好”这种无效夸奖来鼓励她。这只会让甜甜以为自己这种行为是正确的。抛弃这种无的放矢的表扬,是家长需要排除的第一大雷区。

2、攀比夸奖损人不利己

“你画得真好,是小区里画得最好的。”“我看你比×××画得更好。”攀比式夸奖并不少见。这种夸奖建立在比别人更强的基础上,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一方面影响了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不能明白好成绩是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孩子的人际交往,盲目自大地轻视在某一方面比较弱的孩子。

3、苛刻夸奖犹如“紧箍咒”

“跑第一名真不错,继续努力,不要下一次就不行了。”这样的夸奖,包含着必须得第一的要求。这种苛刻的要求会成为孩子心灵的桎梏,应当给孩子提供宽阔的成长空间,第一名或是获奖并不能说明什么,结果也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付出了努力。夸奖应该着重于付出而不是结果。

4、好话坏说

明明是表扬的话,说出来却好像是批评,比如有的家长爱说:“真没想到你能做得这么好,不错啊。”“这次表现不错,以后也别捣蛋了行不行?”孩子听到这样的话,喜悦的心情也会大打折扣,反而认为无论我怎么做,在父母心中我都是个捣蛋鬼、坏孩子,大大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

正确夸奖支四招

1.、夸奖要有的放矢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夸奖,比如画画得好,可以突出“孩子你很有想法,你能想到给马画上翅膀,这点很不错”,而不要对画的好坏做性质上的评价。多用描述性语言,发自内心地找出孩子的闪光点。通俗地说就是“夸奖要走心”,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多陪伴孩子,多关注孩子。

2、要夸奖行为而不是结果

孩子获得了奖项不要从获奖本身来夸奖,因为奖励只是对孩子努力行为的一种褒奖,家长应当多从孩子的付出和努力来进行表扬和鼓励,比如说:“你每天坚持练习,所以才能取得成绩。妈妈真为你的坚持骄傲。”

3、努力的失败也要夸奖

失败的夸奖有时比成功的夸奖更重要。只要他付出了努力,即便失败了,也应当针对他努力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夸奖。比如孩子练习滑板车,无论怎么练,一开始都掌握不好,车总是跑不起来。这时要积极夸奖孩子:“你这次做得好多了,让我们再试试。”只有不断地鼓励,他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不畏困难。

4、发问式夸奖,让孩子自己总结经验

用“你怎么能想到这么画的啊?”“你是不是已经比刚才滑得更远了?”这样的句式启发和鼓励孩子,让孩子自己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总结经验。间接性的夸奖是一种平等的沟通方式,不是强者对弱者的褒奖而是朋友式的交流。

如果匹诺曹爸爸也了解夸奖的两面性,而不是一味夸奖,在匹诺曹第一次离家出走时就能帮他认识到对与错,能在夸奖中鼓励孩子正确的行为,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也许匹诺曹也不用走那么多弯路才重新找到自己。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