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体罚是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主要原因

来源:网络

“严家出好儿,严师出高徒”、不打不成才等的传统棍棒教育,已经深深影响了广大父母的教育观念,殊不知,体罚孩子只是短期的效果,并无长远作用,相反,父母经常体罚孩子很容易使得孩子变得虚伪,冷酷,多事,擅长说谎,有暴力倾向;这些行为会在体罚后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内开始产生。

美国研究小组调查了807位母亲,发现约44%的母亲都打过孩子,体罚孩子的频率为每周平均两次;其中,24%的母亲每周打1次,14%为2次,10%为3次。由于日常语言中不使用“体罚”一词,“打屁股”就不仅指打屁股了,它还包括打手掌心、拧胳膊、揪耳朵等等,都是体罚的代名词。

体罚造成的孩子的逆反行为,会在两年以后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来。通常有六种情况:孩子会偶尔或经常偷盗或撒谎;对他人态度粗暴或缺乏同情心;做了错事后缺乏自信心;经常有破坏性或暴力性行为,不服从学校的规定;与教师不能相处融洽等。研究人员用曲线图来记录两个值,即父母对孩子的体罚值和子女受体罚后的暴力值。儿科医生们发现,两年以后,这两个值变得越来越接近,即体罚值越大,暴力值也越大。他们将之称为“剂量关系”或“作用关系”。研究人员建议,减少甚至消除体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社会的暴力程度。当然,许多在童年时遭受过体罚的人,在长大后并没有变成虐待儿童的人,或变成消沉郁闷的人。这就像是人会得病一样,在适当的“治疗”或环境因素下,患病者会逃脱病魔的威胁。

与经常体罚孩子相反,婴儿得到更多的拥抱和抚摸,孩子长大后就会遇事不惊、沉着冷静,并善于调节自己。个中奥秘为,拥抱和抚摸会使孩子大脑中激素水平明显不同,其结果是体内“压力激素”水平较低。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迈克尔·明尼博士的一项研究表明,母性行为或亲子行为,控制着大脑特定区域的特定基因的活动情况,它会影响到实验动物或人对压力的反应。在人类中,高水平的压力激素,会诱发心脏并糖尿并精神病等。明尼说,这些激素水平越高,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就越容易发作。如果经常对孩子说:“我爱你!”“真高兴,你是我的宝贝!”等,以及经常拥抱、抚摸和亲吻孩子,会慢慢地给孩子以自信。孩子们长大后注定要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生存,而自幼就得到亲子行为温暖的人更能对付社会环境的压力,并避免那些与压力有关的疾病。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