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如何让孩子学会道歉

来源:网络

当成人告诉孩子“要说对不起”的时候,他会很自然地对话语进行简单复制,并不附加任何道德情感。而至于“对不起”是什么、为什么要说“对不起”、什么时候要说“对不起”,他并不理解。因此,这个阶段感觉孩子道歉不诚恳、心不在焉都是很正常的。

内心抗争阶段: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他逐渐认识了自己情绪的产生和感受。在此基础上,道德意识也有所提高,他开始学会对事件或行为进行简单的“好”或“不好”的评价。虽然常常“自我中心”的意识让他的评价更趋于主观,但在成人的悉心解释和提示下,他可以对自己“不好”的行为进行简单的道歉,并伴随一点点羞愧的感情,这是他“他人感”和“自尊感”建立的过程。

然而,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让孩子在学习说“对不起”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自我否定的感受,对于容易以一概全的幼儿来说,否定自己的行为如同否定全部的自己,甚至会减少他人对自己的爱。因而,道歉的话在孩子口中欲言又止的现象就成了这个阶段的明显特征。

在这个阶段,孩子特别需要成人的支持。一方面,成人要理解和接纳幼儿阶段性会发生的“不好”行为,温和地和孩子一起面对和解决,由此传递给孩子“接纳自己”的积极态度;另一方面,鼓励幼儿为自己的行为道歉,并在其道歉后给予道歉行为的肯定,这对日后孩子能够放心自如地道歉有很重要的铺垫作用。

反馈学习阶段

4岁左右,大部分幼儿已经形成了自己基本的道德评价标准,能够根据事件的结果评价行为的好坏对错,也能据此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他们开始能明确地表达:“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请你向我道歉”的态度,也由此开始学习站在他人的立场反思问题。孩子根据社会反馈进行自我调节,并逐渐从单纯的道歉发展到愿意改正,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

他们的需求集中于,希望大人帮助他们捋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自己去分辨其中的过错并进行道歉;对于一些情节简单清晰的小纠纷,他们甚至可以尝试自己解决。正是在这种同伴交往中,孩子发现了“道歉”的社会意义——它可以维持友好的伙伴关系和共同的游戏。于是,“对不起”对孩子来说,不再那么困难。

深刻反省阶段

智慧的孩子很快就发现,“对不起”是一句极其好用的话语——它可以以最小的代价来弥补自己的过失,抵挡来自于外界的不满与责难,于是,道歉的话语重新显得缺乏诚意。漫不经心,或是做着鬼脸道个歉,是常有的事,不过,小伙伴们可不愿意接受如此的敷衍。相比较而言,他们更喜欢听到一些经过反省的解释,诸如“我刚才是不小心的,对不起!”或者“我不应该XXX,对不起!”此时,成人的引导也就变得有必要,帮助孩子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动机和结果,并分析其中的关系,这也是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的过程。

4步引导孩子学会道歉

①原则清晰,影响他人要道歉

孩子最初的道德评判标准来自于成人,因此,成人要从一开始就给予孩子明确的行为准则,哪些行为是“不好的”、不适应于社会的、不被他人接受的。对于这样的行为,孩子要从“复制阶段”就习惯进行道歉,有助于他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

②接纳孩子,陪伴他一起面对,等待他,给他时间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很正常的,他能在错误中得到学习的机会,学会如何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又是件好事。成长需要突破原有的自己,需要勇气,因此,父母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出对孩子的耐心和信任,从而有效地传递给孩子积极的力量。

③道歉过后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

孩子道歉前后最担心的就是和周围人的关系是否能够维持,因此,在道歉后及时地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会给予他莫大的安慰,同时也能很好地强化和稳固好行为。

④以身作则,给孩子正面积极的榜样

孩子的早期学习来自于对成人的模仿,当他看到父母在做错事后及时向他人道歉,他不仅得到的是社会交往的正面榜样,也更加体会了每个人都会犯错,道歉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改正才是最重要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