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幼儿为何热衷“结婚”游戏

来源:网络

学龄前的孩子尤其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通常都会开始热衷于玩“结婚的游戏”。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狂热地爱上班里的某个异性小朋友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他们甚至会跟几个小朋友举行婚礼,也有一些孩子偏爱另一性别的父母。

当你的孩子告诉你他要跟班里的一个小女生结婚时,或者他说他长大了要跟你结婚时,你会作何反应呢?是厉声喝止,还是一笑了之,还是把它当作一个可教时刻?

专家认为,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跟孩子讨论有关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并教给孩子关于爱的价值观,对于那些对异性父母有着很强的迷恋的孩子,父母应该积极地回应孩子的爱,告诉他们,等他们长大时会找到一个相爱的人并跟那个人结婚。

5岁女孩隔月换“夫”

5岁的琳琳最近疯狂地爱上了班里的小男生俊俊。她告诉妈妈,她已经跟俊俊举行了婚礼,俊俊现在已经是她的丈夫,所以她每天早上都要带一份礼物送给俊俊。同样,俊俊也会每天送她一份礼物。他们的礼物有时是一粒糖,有时是一张贴纸,也有可能是一片树叶。

琳琳的妈妈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因为琳琳上了大班后,每隔一两个月都会结一次“婚”,每次她都会回来告诉妈妈,现在谁谁谁变成她的丈夫了。

4岁男孩嫉妒爸妈

刚刚4岁的小杰是妈妈一手带大的,因此特别黏他的妈妈,他总是说等他长大了,要娶妈妈做妻子。

让他的妈妈极为尴尬的是,小杰经常想模仿电视里成人亲热的方式来亲妈妈的嘴巴。而且每次一见到爸爸拥抱妈妈时,他就会很嫉妒,打断爸爸妈妈的拥抱,要求妈妈拥抱他。他甚至不许爸爸和妈妈睡在一起,要求爸爸搬到别的房间去睡。

5岁男孩“爱”上小姨

天天今年5岁,他很喜欢玩结婚的游戏。他在幼儿园里有几个“妻子”。不过,他说他最喜欢的是他的小姨,长大了幼儿园里的“妻子”都不要了,就只跟他的小姨结婚。

他甚至连结婚时他和小姨要穿什么衣服都想好了。问他为什么要跟小姨结婚,天天说,因为小姨总给他买糖和玩具。他希望小姨每天都给她买糖吃。

“新郎和新娘”游戏很受欢迎

在某省级幼儿园带大班的邓老师告诉记者,很多学龄前的孩子喜欢玩“新郎和新娘”的游戏,应该也算是婚姻敏感期。她经常会听到小朋友来告诉她,今天谁和谁结婚了。小朋友在自由活动时间,经常会分别由一些男孩和女孩扮新郎和新娘,甚至还会要求老师也来参加。还有的小朋友要跟老师结婚呢。有个小朋友最有意思,他每次都要生活老师做他的新娘,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生活老师经常给他洗衣服。显然,孩子们并不知道“结婚”的含义。

邓老师说,因为老师们知道,这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特点,而且他们做这些游戏时的样子特别可爱。所以,老师一般都不会制止他们。

专家:这是正常反应

南方医科大学幼儿园范文坚园长告诉记者,对“结婚”有一种朦胧的向往是学龄前儿童的一种正常心理和生理反应。父母不必过分紧张,不能粗暴地制止,也不能心不在焉地一笑了之,而是应该把这个时机当作一个有利的可教时刻。

可以跟孩子讨论有关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对于处于婚姻敏感期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都可以试着跟孩子讨论有关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比如男孩都可以当爸爸,女孩都可以当妈妈。当然,同时也可以告诉孩子,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女孩长大以后,可以生宝宝,可以当妈妈。当男孩和女孩当大了的时候,都会跟相爱的人结婚,男的就成了丈夫,如果有了孩子,就是爸爸;女的就成了妻子,如果有了孩子,就是妈妈。

还可以告诉已经“结婚”的两个小朋友:“你们现在还小,不可能像大人那样结婚,不过,如果等你们长大了,还很相爱,那当然就可以真正地结婚啦。”

父母:要作出积极的回应

据范园长介绍,学龄前的儿童通常都会强烈地爱他们的父母。但他们很多时候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种爱。因此,有的孩子可能会模仿他们的父母或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成年人,来亲吻自己的异性父母。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孩子跟孩子之间或者孩子与大人之间不适合这种亲吻方式,这是大人们亲吻的方式,孩子亲吻大人,亲脸颊就可以了。

对那些想跟异性父母结婚的孩子,家长应该对孩子的爱表示积极的回应,可以试着这样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很爱我,我也很爱你。等你长大了,你就不会想着跟妈妈结婚了。你会爱上一个女孩子,那种爱跟你对妈妈的爱会有所不同。然后,你会跟那个你很爱的女孩子结婚。”

不过,对于那些过分迷恋异性父母的孩子,家长也要注意平时跟孩子亲近时的方式。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