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来源:网络

真实案例:曾经有个从小“品学兼优”的研究生来找我,最近他爱上了一个女生,女生开始也很喜欢他,但一相处下来,很快他就被甩了,他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在咨询中他说他从来不会跟朋友出去玩,因为这是浪费时间,他的时间要拿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学习。

案例分析:其实,每个人在童年时就应该逐步培养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个孩子的人生缺失了这一部分。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发展到极致的体现,一个人如果连人际交往都处理不好,他是没有可能处理好亲密关系的。在后面的咨询中,这个孩子慢慢看到自己的内心,才发现那么多年他都生活在空虚和寂寞中,但之前从来没有感受到。

在心理咨询中,很多的“成功人士”会过来找我,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几十年时间一直在往上爬,跟别人勾心斗角,总是提防着别人,到最后发现,几十年来自己从来没有一天开心过,没有感受过充实和满足。

更可怕的是,这样能够成功的人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把人生当做竞赛的孩子,会在社会上遭遇严重的失败。为什么?因为很多家长、老师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指标,就是成绩,但人的成熟是一个综合的因素,很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成绩上的孩子,忽视了对自身其余能力的培养,变成高分低能。

赢在起跑线上,是对还是错?

香港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不对的,因为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场竞赛!当一个人把人生当成一场竞赛,过于注重于与人竞争,他就没有办法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无法走好自己的人生旅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但到底什么才是天才?数学神童?记忆力大师?家长眼中所谓的”天才“标准对孩子的将来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人的精力有限,当你投注过多精力在某一方面,其他方面势必削弱。因此,某种才能特别发达的孩子,往往容易在社会适应方面出现问题。

不要赢了起跑线,输了人生

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为了让孩子成才,他们会不断的跟孩子说现在的社会竞争有多残酷,不努力就会被欺负,没法生存,激发孩子的不安全感,让他们不敢松懈。短期来看,效果似乎不错,对孩子的整个人生来说,这是绝对不利的。根据我的经验,很多这样的孩子到二十岁左右,会开始感觉太累走不下去了。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孩子大学毕业,遇到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走上自毁的道路?一个方面固然是因为眼高手低,适应不了社会的环境,另一方面,就是来自于几十年来一直积累的内心的疲惫感。

人生是一场旅程,每个孩子出生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活出色彩,过得有意义,这也是家长内心所深深希望的。但很多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就被告知:你要比别人强,如果你弱了,别人就会踩在你头上。这样的孩子会一直战战兢兢,没有办法放松下来,在不断的竞争中变得冷酷无情。最后,他们当中的某些人确实可以功成名就,但也会错失了亲情、友情、爱情。

要让一个孩子成为天才,靠的绝对不是竞争、不安的情绪,而是来自兴趣和喜悦的力量,只有当一个孩子真正喜欢一件事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的时候,他们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很轻松、快乐的获得成就。

顺其自然,找到正确的培养方式

很多家长会问,既然这样的培养方式不对,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在孩子幼年的时候,他们是通过单人游戏来认识和探索这个世界的。等孩子长大一点,能够独立行走的时候,他们探索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团体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跟其他小伙伴互动,学习与人交往的能力,自我表达的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断累积,孩子会在成长过程中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出自我独立性。当然,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家长的教育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尽量多尊重孩子的选择,不需要过多的干涉。别担心,碰壁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现在很多培训班过早的对孩子进行知识传授,这时孩子的大脑发育还未成熟,传授知识只会事倍功半。不但阻断了孩子探索世界,与人交流的体验,还会导致孩子的挫败感,在现实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孩子越学越笨,越学越自卑,甚至变得沉默寡言。

望子成龙:来自家长内心的不安全感

望子成龙,本质上是因为家长对子女的爱,但通常隐藏在爱背后还有另一股心理动力:自己内心的不安。现代社会竞争太激烈,很容易让人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引发对自己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这时很多人都会想:如果能够从头再来的话,我一定……于是,很多家长会不自觉的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但是,我们要知道,孩子并不是我们的分身,他们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路。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