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到底为什么要学习 父母最应该看的一篇文章!

来源:网络

什么有用,我学什么。用着哪个东西就学哪个东西。太多的成年人把学习当成看实用手册。这种学习,就像家里买了一台录像机,只要学会按哪一个按钮就行了。能使用就可以了。这就是过于实用主义。

一个人本着过于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去学习,他会把这种观念自然地传达给孩子。一次,一个家长把他的孩子带来向我咨询。

那个初中的男孩和我有一段对话:

“董老师,你是老师,你说,学平面几何,解析几何有什么用?学函数有什么用?”

我问:“谁给你传递这种观念呢?谁告诉你学函数要上社会上去用呢?谁告诉你的?”

“我们老师说的。将来这些社会上用不上。学古文干什么?谁说话之乎者也呀?”

我说:“你说干什么?”

“老师说,必须学。”

“那你说一点用也没有?”

“没用!”

多可怕的一个观念,学初中课程要到社会上用?现在,我们没听人说:“多乎哉,不多也!”这是过去人的语言,现在没人说,这是不错。什么叫舶来品?什么叫中国人的传统?什么叫修养?什么叫人生的事?如果把过于实用主义的思想传递给孩子,不论是你传递的,还是你身边的人传递的,还是你思维里的,这都是非常有害的。学习不像看说明书那么简单,那样不能从心灵深处去改变人。

也许,你只是想学点方法,过于实用主义。最后,此种教导之下的结果,肯定是小实用主义者。他不会有真正高尚的人格,不会有真正大度的心胸。

所以,我对那个男孩说:“你要是想当大商人,就得到哈佛大学商学院。哈佛商学院毕业了,年薪60万美元。孩子你要是真有这本事,你就可以那样做;你要是想当个小商人,现在就可以上街摆地摊了。你用不着去学什么数学、物理、化学。当个街头小贩子,摆个摊,你已经足够精细的了。1+3=4,十年前就会了,用不着学了。”

这么一说,这个孩子有点想通了。

这里的关键是你怎么引导一个有野心勃勃的人。归根结底,是我们学习的思想过于实用主义。我相信:实用主义思想来自于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学习就是我马上能用,这是教育人的人真实的想法。我们不妨设想:如果学校里学的东西要是能化作你的生命,你会这样理解吗?我们理解了,形成我们的观念以后,他才能真正有他的生命,才能真正有用。

同样的一个家长课程,大家想是很好讲授的,我们总以为可以拿回去自己开班授课。到头来,真的行吗?你真的能生动活泼地讲出来吗?可我把它融为自己的生活,我无限乐趣地去做。许多时候,依葫芦画瓢是不行的。关键在于领悟到其中的真谛,这是你手中一把无形的钥匙,它开启着一扇孩子心灵的大门。

成年人学习过于实用主义。我们是没有办法来平心静气地来思考一些问题。思考意义、思考观念,骨子里觉得这都没用。

长春西五马路有一家快餐厅。严格来说,那是一个饼屋。饼屋主人是省吉剧团的一个名角,姓欧阳。70岁的欧阳退休了,也不唱吉剧了。夫妻二人开了这爿小店,烙起了薄饼。媳妇收钱,丈夫烙饼。因为是名角,所以,小店里满墙都贴着屋主人当年的照片。小店生意很好,因为欧阳烙的薄饼又薄又香,特色十足。招徕很多客人。可有意思的是,夫妻之间,两个人几乎是打了一辈子仗。

一天,我们找了个靠角的地方,在小店里吃饼聊天。当时,媳妇招待客人招待好好的,也不知为什么,夫妻就拌开了嘴。这个小店,欧阳是头,因为他是名人!他烙着饼。媳妇生气了:“你以为这是舞台呀?”

听着,欧阳妻子的话,大家都被逗乐了。

这是一个生活中的平凡的幽默。欧阳是小屋的主人,是个名角。“你以为这是舞台呀?”有它的弦外之音。舞台上,他是主角,生活里是这样吗?小店里也是主角?什么都是你说了算呀!

我们很多人认为理论是理论,生活是生活。其实并非如此。我们所说的理论是从生活中来的,就是生活。在欧阳的妻子看来,现实生活和舞台是完全分开的。他们俩一定是干了一辈子的仗。妻子是一个小市民,她心中的理论是这样的,和我们太多的人一样。欧阳是娱乐圈中人,浪漫如戏。一个非常实际,一个过于浪漫。当一个人过于实用时,他就不能考虑到事情的深刻思想。不能举一反三。此人身上的事到了彼人身上,你就找不出,就不会了。实际上的问题在于此。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