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为何6岁小孩立志“做贪官”?

来源:网络

9月3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在一个关于理想的问答中,广州一所小学一个小女孩回答说想做官,问做什么样的官,女孩说:“做……贪官,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

的确,我们的周围,虽然政府的反腐越来越严,但贪腐的金额也越来越大,贪官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

可怕的不是贪腐本身,而是贪腐像癌症一样,潜伏在身体里,变异、发酵、扩散。我们今天谈起贪官和腐败,人人都痛恨,但当自己有贪腐的机会时,很难保证自己不会成为其中的一员。一个检察官在他的博客中就说,“请客、托关系、找朋友帮忙、花钱办事,这些我们平时所津津乐道的事情,哪个不是腐败的化身?我们痛恨着腐败却又享受着腐败,咒骂着贪官却又羡慕着贪官,腐败主宰了我们的内心,甚至我们自己都成了腐败的代言人。”所言极是。

黑格尔在分析西方中世纪教会的腐败原因时指出,这种腐败绝不是偶然的、如一些人所说是单纯滥用权力的结果,因此只要遏制了某些人的私欲即可将其消除;相反,这不仅是一种源于制度原因而必然的、根深蒂固的腐败,而且是一种不断地向一切空间弥漫的死症,它注定到处孳生出权力欲、放纵淫欲、种种野蛮和卑鄙的腐败情形、伪善和欺骗。

当贪腐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社会普遍认同的心理时,它就会像癌症一样散发、蔓延,多数人对腐败的态度会由开始的“深恶痛绝”转变为“习以为常”,只要不触及个人利益就听之任之,甚至抱着“改变不了环境就适应环境的心理”。于是各种羡腐、纵腐、从众等消极心态就会出现,腐败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被淡化、被认同、被怂恿、被放纵,成为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甚至成为一种社会信仰,全面侵入社会的肌体。

贪腐思想之所以在目前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除了不受监督的权力主宰社会的运行造成民众对权力的崇拜外,还在于市场经济通行的交易规则已经被移植到社会领域包括官场。当交易充斥着整个社会特别是官场后,腐败就完成了从“暗娼”到“明妓”的转变,因为已经不需要遮遮掩掩了。腐败也就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思维方式,金钱本身就成了全社会的信仰。

因此,面对这种连小学生都想成为贪官的“贪腐文化”的侵蚀,就必须从传统中重新寻找政治和社会信仰,改变目前事实上单纯对官员进行物质刺激以维系其忠诚的做法。否则,贪腐就真的成了晚期癌症,无药可救了。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