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赞美不如鼓励正确表扬孩子

来源:网络

鼓励可以让宝宝信任自己的能力,并且能够帮助宝宝学习并接纳自己的错误,进一步从错误中学习,同时也可让宝宝培养出接纳不完美的勇气。表扬孩子也是一门学问。

很多父母以为赞美就是鼓励,其实赞美跟鼓励并不相同,赞美可能会使人挫败、气馁,但鼓励就不会出现这些负面的效果。为了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让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赞美与鼓励的目的与效果。

赞美是一种奖赏方式,是在竞争后获得的东西,它只提供给胜利者与最优秀的人。赞美型的父母常对宝宝说:“如果你做了什么什么,你将会得到奖赏!”而这些事往往是从父母的观点与角度出发,认为那是不错的事情,所以赞美是一种促使宝宝去追求外在奖赏的方式,尤其是父母所认定的好的事物。

鼓励是针对宝宝的努力或进步所做的,当然也包括小小的进步,只不过,重点在于对宝宝潜在的能力与价值的肯定上,所以说,鼓励是一种促使宝宝发挥及贡献自己潜能的方式。鼓励型的父母对宝宝与别人之间的比较不太感兴趣,他们关心的是:宝宝是否能够自我接纳?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困难?鼓励的目的,在于帮助宝宝发现自己有价值。因此,鼓励是通过内在的自我奖励来激励宝宝的,和赞美是不一样的。

别让赞美害了孩子

赞美和处罚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方法,过度信赖赞美的教育方式,有可能带来破坏性的效果,使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养成一种“自己的价值是建立在他人的意见与评价上”的观念:一些顺服型的宝宝往往就是秉持着这种信念长大的,他们大多以能成功赢取他人的赞美为乐,不过,接下来的后果是,赞美可能使得这些顺服型的宝宝感到气馁、挫败,因为他们并不会每一次都获得赞美。

宝宝也可能变成只有在赞美之下才愿意合作的小朋友;如果没有得到赞美,他们可能会停止付出和贡献,而且也可能不自觉形成这样的观念:“只有在能取悦他人的时候,我才有价值。”这种观念对宝宝未来的人格发展是有害的,因为它让宝宝有忽视自我的想法,成为追逐取悦他人的爱好者。

拥有这种信念的宝宝也容易产生挫折感,因为他们不可能一直顺利地达到大人的标准,所以越来越少的赞美让他们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如果他们不能得到赞美,就有可能出现更差的行为表现。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值得被赞美,是刻意去证明自己没有价值;或者害怕不能再得到赞美,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不想费心去博取赞美。

有些宝宝长大之后会出现怨恨权威的个性,可能就与这样的成长过程有关。当父母用赞美的方式“控制”他们时,有些宝宝会拒绝再表现出那些被期望的行为,甚至试图做出相反的行为或出现不适当的行为,如自暴自弃,其实他们是故意用这些不合适的行为,来“击败”赞美型的父母,使他们的控制意图无法得逞,这样会导致恶性循环。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