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宝宝多大上幼儿园最好 可以不上吗?

来源:网络

宝宝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离开父母的怀抱去上幼儿园了,那么宝宝入园之前应该做到哪些准备呢?宝宝的最佳入园年龄是几岁?如何让宝宝尽快的适应幼儿园呢?我们一起来聊聊。

宝宝上幼儿园需要准备什么

有的幼儿园会要求统一购买被褥、洗漱用品,有的则要求自己准备。入园前,家长应打听好相关事宜,以免重复准备造成浪费。需要自行准备用品的,家长最好给宝宝准备好书包、衣裤、鞋子、手帕、玩具等可能会用到的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衣服:给宝宝准备一个书包,用来装上幼儿园需要的衣服和用品。家长应为宝宝准备几套得体的衣服,纯棉质地最好。不要太大、也不要太瘦,最好是有兜的,开身的,穿脱方便的。女孩的衣服不要有太多装饰物,男孩最好不穿带拉链的裤子。一定要给宝宝穿内裤,避免肚子受凉,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秋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准备一薄一厚两件小背心十分必要。给宝宝准备一套衣服,裤子最好备两条,宝宝在喝汤或者洗手的时候很容易弄脏衣服。

手帕:可以给宝宝用来擦嘴,可以让宝宝来挑,这样可以增强他对上幼儿园的兴趣。

鞋子:午睡时为了宝宝如厕方便,最好准备一双小拖鞋。鞋的大小要适宜,尽量选择底软、跟脚、轻便的布鞋或旅游鞋,适合跑跳活动。款式以松紧口或粘扣的为好,最好不要系鞋带。注意鞋底是否防滑。

玩具:如果宝宝依赖性较强,可以在最初一段时间,让他带1、2件喜欢的小玩具到幼儿园去,以减轻分离焦虑。

3岁半,送宝宝去幼儿园更适合

按照心理发展规律,宝宝到4岁时自我意识才会得到较好的发展。2~3岁这段时间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萌芽会出现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也是很多妈妈感觉这个阶段宝宝很不好带的原因。如果妈妈刚好在2~3岁这个阶段送宝宝去幼儿园,就需要做好同时处理“叛逆期亲子关系”和“入园分离焦虑”两个棘手问题的心理准备。而对于宝宝来说同时经历“自我意识发展”和“与妈妈分离”两大成长任务,内心的冲突也会更大,焦虑的指数也会更高。这对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如果有条件的话,建议尽量让宝宝在家中度过2~3岁这段人生第一叛逆期,到3岁半左右,宝宝的自我意识有了一定发展,同时度过叛逆期后和妈妈的亲子关系也趋于稳定亲密,再送宝宝去幼儿园可能会更顺利一些。

过早强行送园,对宝宝性格不利

处在肛欲期这个第一叛逆期的宝宝,自我意识逐渐发展起来,总在试探自己对事态的把控,喜欢说“不”,希望通过挑战“妈妈”这个权威,来尝试证明我是有力量的、我是独立的、我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在这个阶段,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妈妈给予宝宝更多自主的选择机会,能帮助宝宝自我意识的建立。但是,去幼儿园这件事,一旦确定下来,通常对妈妈来说,应该算是一件宝宝必须做和应该做的事,是没有很大弹性空间的。强行要宝宝入园,势必激起宝宝更强烈的反抗,将整个叛逆期的矛盾焦点集中到去幼儿园这件事上。

如果妈妈过于强势,就容易导致宝宝感觉自己是没有力量的、没有能力的,是必须依从于父母的,这会慢慢成为孩子心中的一种信念,从而导致成年后也表现为一个对他人过分顺从的人。他会认为如果我想要一份亲密关系得以维持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顺从于他人,不论自己的内心是否真的愿意。这样的亲密关系的质量一定是不高的。而另一种情况也可能是,妈妈的强势要求,使宝宝在“控制与反控制”的交锋中始终处于劣势,宝宝心中发展自我意识的愿望始终不能得到满足,愤怒越积越多,从而在亲子关系中始终呈现一种对抗的姿态。这样的宝宝成年后很容易表现得过分强硬,不合作,对别人的意见通通说“不”,是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

宝宝送幼儿园前要学会哪些技能?

学会自己吃饭、喝水:一般的幼儿园老师是不会喂小朋友吃饭的,所以上幼儿园前要锻炼宝宝自己吃饭。而且还要让宝宝自己学会喝水。

学会自己大小便:要上幼儿园了,不能再给宝宝把屎把尿了,因为在幼儿园他得自己解决大小便的问题,所以现在就要开始训练宝宝自己大小便的能力。

学会自己穿衣服: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多,老师顾及不到那么多孩子的需求,所以宝宝要不着凉,就要自己学会穿衣服了。

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为了让宝宝能够适应幼儿园上学放学时间,最好现在就开始配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给宝宝制定一个新的作息规律。

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宝宝即将要进入集体生活了,小伙伴都和自己年龄差不多,要怎么样和小伙伴相处融洽,这就是宝宝的社交能力问题了,如果宝宝太内向、胆小,或者太霸道,都会让他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不愉快。所以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很重要。

培养宝宝对纪律规则的概念: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会有许多规矩纪律,例如上厕所要排队,外出要列队行走等,这些都是规则纪律。宝宝在家里一般都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没有约束,也不懂什么是纪律和规则,所以现在开始要在家里给宝宝定一些小规则,例如吃饭前一定要洗手,起床后要自己叠好自己的被子等。

可以不送宝宝去幼儿园吗?

对于如今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的宝宝来说,去幼儿园可以得到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如果不送宝宝去幼儿园,就最好能够让家中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多陪伴宝宝,或是与几个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的家庭结成一起玩耍的小团体,时常在一起。尽量给宝宝提供适合同伴交往的环境。

另外,研究表明,有节律的生活对小年龄宝宝意志力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而在对宝宝生活节律的规范上,在幼儿园通常都会比在家里做得更好。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去幼儿园的宝宝,如果学前6年始终在妈妈身边,有可能造成与父母的分化不够。宝宝需要通过去幼儿园这样一种社会化的分离,来逐渐学习如何做一个独立的社会人,而不是永远做那个依附于妈妈的小婴儿。曾经遇到过一个小朋友,她的妈妈总是怪她不爱说话。后来我们慢慢发现,因为女孩长时间单独和妈妈在一起,母女之间已经有了很深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是固定的时间做什么,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参与。所以,女孩的话就越来越少了。

和父母的分化不够,是会影响孩子未来成年生活的。有些伴侣间吵架,是因为一方总是期待另一方能够非常懂得自己,认为即使自己没有说出来,心中想的事情或某种感受,对方也应该明白。对伴侣有这种期待的人,很可能就是在幼年没有很好地完成与母亲的分化。还习惯于和妈妈之间的交流方式,不需要太多语言,我心里一想,妈妈就应该知道。当他把伴侣投射成母亲的时候,就会对伴侣有这样的期待和要求。

如何让宝宝尽快的适应幼儿园?

在宝宝上幼儿园前,家长要给宝宝先上一堂心理课。家长可以和宝宝多讲讲幼儿园的事情,带宝宝到幼儿园走一走熟悉一下环境,并提前让宝宝结识一些将要一同入园的小伙伴,这样能让宝宝对幼儿园有初步的了解,降低对幼儿园的排斥感,能帮助宝宝更好地适应入园生活。

和宝宝多讲讲幼儿园的事情:宝宝可能还不清楚幼儿园是什么,你可以给宝宝讲解,也可以说说自己上幼儿园的事情,尽量讲些温馨的,不要给宝宝压力。

带宝宝到幼儿园走走:平时可以带宝宝到他即将要上的幼儿园走一走,让他熟悉下环境,听听里面孩子们的欢笑声。

培养宝宝的独立性:上幼儿园是宝宝第一次离开家庭,所以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很重要,因为在幼儿园的时间他是相对独立的,没有一对一的照顾。

多结识新伙伴:多带宝宝出去,让他结识多一些新的小伙伴,还可以让他带小伙伴到家了做客,让他当个小主人,这对于他以后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很有帮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