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听出孩子的“弦外之音”

来源:网络

陈女士:我的儿子5岁了,他的性格让人琢磨不透,平时很乖,喜欢画画、唱歌等,而且会把认真画好的作品给我们看,我们夸奖他,就很高兴,也很遵守家里的规则,比较听话。

但是,家里来群人他就捣乱了。上个月,姐姐的生日,小朋友们都过来玩,儿子在他们送礼物的时候把生日蛋糕给捣坏了。香港的亲戚到家里玩,彼此很热情地拉拉家常,儿子却高声地唱歌,我们让他别唱了,他不吭声了,一会就在地上打滚,说亲戚们买来的水果把肚子吃坏了,弄得大家都不好意思。他总是在人多的时候出问题,他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解答

听出孩子的“弦外之音”

5岁的小孩,已经建立起“我自己”的感知,他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和关注去确立自己的存在。这个年龄段的小孩由于心智发展和表达能力的局限,他难以像其他生理渴求如吃饭睡觉的需求一样,清晰地向大人要求和表示。他通过胡闹这种方式,内心的需要就表达出来了:我感觉受冷落,我不想被冷落!

特别是家庭最小的或独生的成员,原本是家庭的中心,一旦不被关注,就容易出现这样的行为。如生日时姐姐是主角,亲戚来了他就不受重视了,他就可能通过捣乱如破坏、说谎、唱歌、装病等,来发出了他不想被忽略的心理信号。事实上,这个行为也是对于自己需求不被满足的抗议,如果大人不把他当回事,他会闹得更凶。

小孩在成长过程中,需求被关注,也是一种情感和安全感的需求。他会采取积极的自我表现来引起大人们的关注,从认可和称赞中获取自尊和自信。就像他把作品给你们看来获取赞扬一样。如果被满足,对于他以后的人格、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有着重大的意义。

当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我们除了要巧妙地给予他不受忽略的感觉,还有订立家庭的规则。如姐姐生日的时候安排他作为小主人招待别人,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和获得自我认可的价值感。当他胡闹时,不要挫败他自尊,但也要与他订立规则,比如:我们都很喜欢宝宝表演唱歌,但是现在叔叔阿姨要谈事,谈事时希望别人不要打扰,在吃饭前的半小时会专门空出来给你表演,宝宝觉得这样可以吗?

感受到孩子的需求并给予合理的满足,是一个根本的方法。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