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你对宝宝的天性了解多少?

来源:网络

两岁左右的宝宝不再是那个任由大人摆布的乖宝宝,在妈妈们看来,宝宝学会调皮并且不听话,越来越让人头痛,拿他没办法。其实宝宝的所有行为,都是天性使然,聪明的妈妈会发现宝宝的天性并且加以正确地引导。

第一次反抗

产生原因:宝宝的第一次反抗多发生在一岁半到两岁左右,因为这个月龄段的宝宝自我意识飞速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建立,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有了更多的认知和控制感,于是对于大人的安排从之前的“全盘接受”转变到现在的“有所选择”,符合他意愿的就会欣然接受,不符合他意愿的则坚决抵抗。

妈妈对策:

1、转移注意力。和宝宝“硬碰硬”绝对不是明智的办法,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可能失去宝宝对你的信任。大人们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用宝宝喜欢的其他事情来分散他的注意力。

2、不予理睬。如果孩子无理取闹且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没有奏效,那就不要理睬他,让他暂时“冷却”一下。等他发现大人对他的作法不理不睬时就会觉得没意思,自然就会放弃。

初萌同情心

产生原因:宝宝的理解能力有所增强,能够理解大人的语言并且转化成自己的思维,并且能够理解身边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辨别好坏。比如小朋友摔倒了,他会跟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摔倒了很痛。”于是初步萌发同情心,表现为会安慰摔倒的小伙伴。

妈妈对策:

宝宝有了同情心是件好事,应该给予表扬。不过如果宝宝缺乏同情心,在看到他人摔倒时爆发大笑或者漠不关心时,大人也不用过于担心斥责宝宝,之所以会这样,有可能因为宝宝还不能理解摔倒会带来的后果,可以用宝宝的亲身经历来帮助他理解,并且和宝宝一起帮助他人,帮他建立同情心。

极具依赖性

产生原因:两岁的宝宝对周围充满好奇心,想要探索身边的世界。当他接触一件新事物时,容易产生陌生和恐惧的情绪,因此使他更加依赖大人,因为对大人的依赖能够给他带来安全感。

妈妈对策:

尽量让宝宝熟悉的人陪伴他,帮他一起熟悉身边的环境,接受新事物。同时,一次不要让宝宝接受太多新事物,如果宝宝对此抗拒,不要勉强,等他情绪稳定以后再进行尝试。

具有攻击性

产生原因:这个时期宝宝所有的攻击性行为大多因为争抢玩具引起,宝宝的目的不是要伤害他人,只是要抢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而已。在家里,所有人都围着宝宝转,没有人跟他争抢任何东西;等到和小朋友在一起时,这种“唯我独尊”的想法是他产生攻击性的主要原因。

妈妈对策:

不要过于强化宝宝的攻击行为,避免严厉斥责并且责罚宝宝,这样只会加深他对攻击行为的记忆。并且大人的惩罚会成为他攻击他人的一种方法,他会想,既然妈妈能够打我,我也能打小朋友。在宝宝和小伙伴发生争执时,首先要做的是将两人隔离开,冷却他们的愤怒,其次才是给宝宝讲道理。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