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父子间为何爱“斗争”

来源:网络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赶快离开这个家,再也不想见到他了……”咨询室里,身着一身运动服的男孩满脸愤怒地说。被他“控诉”的人是他父亲,男孩列举了父亲的一系列罪行:管教太严、不讲民主、没有自知之明、顽固不化……总之,在男孩的眼里,父亲如同一个“暴君”。而当父亲来咨询室的时候,也同样列举了儿子种种不良行为——吊儿郎当、不求上进、不务正业……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 这样敌对的父子很常见,而且,这种敌对关系,常常是出现在儿子青春期及青年初期。总之,父子之争,远远地高于“父女之争”、“母子之争”。其实,当进一步了解就会发现,这些父亲和儿子,通常都不像对方所描述的那么“坏”,父亲专制的背后,往往深藏着对儿子的爱,而儿子也绝非父亲眼中那么一无是处。既然如此,父子之间为什么如此不易互相接纳呢?心理学家认为,这与男性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点有很大关系。

一般来讲,男性的情感表达能力不够强,很少通过语言及外显的行为来表达爱。在儿子小时候,通常会把父亲当成榜样,完成自己“男子汉形象”的建立。一个男孩子刚毅、勇敢的性格与父亲的影响是非常有关的,在学习了父亲身上这一系列优秀品质的同时,也学会了不善情感表达,这就使得男性间的情感表达不畅通。

另外,受传统角色的影响,男性都有很强的控制欲和支配欲。父亲的控制欲和支配欲在儿子小的时候很起作用,也很被儿子崇拜,做父亲的从中充分地体验到了自己的价值。但是随着儿子步入青春期,儿子强烈的独立欲和父亲的控制欲便形成了冲突,于是,父子之间的抗衡产生了。

除此之外,父亲对儿子的高期望值也是造成矛盾的一大原因。一旦儿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期望,父亲便容易产生失望、愤怒的情绪。

一般来讲,父子之间的冲突属于正常现象,而且,男孩子也是要通过挑战父亲来证明自己长大了。不过,如果冲突过于激烈就需要有调和的意识了,切不可因此伤害了彼此的感情。

首先,双方对彼此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在了解彼此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相互理解。做儿子的要尊重父亲的价值观,而做父亲的,也要接受儿子长大的事实,并给与尊重。

其次,要善于培养彼此的情感沟通能力。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努力:对对方的优点,能及时肯定赞美;对对方为自己的付出,能及时表达感激;对双方发生的误会,能及时沟通化解;对对方的困难应及时发现,并给予支持。语言虽然是沟通情感的重要途径,但却不是惟一的方法。父亲和儿子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比如,父亲用眼神鼓励儿子,就会传达给孩子很强的力量感;儿子默默地为父亲倒杯水,父亲就能感觉到来自儿子的关心。多在非言语行为上做努力,对父子之间情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