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正确对待儿童交往困难

来源:网络

对孩子来讲,人际交往是一种最基本的需要。

壮壮上幼儿园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每天在去幼儿园的路上都很不高兴,到幼儿园后则显得非常“安稳”,总是自己坐在角落里,即使有游戏活动也只是站在一旁观看。壮壮能把老师教的儿歌、讲的故事回家后复述出来,也能说出许多小朋友的名字,但从来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玩。在家长面前,他非常活跃,当有陌生人靠近时他就躲到家长的身后。家长很是困惑,不知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

解析

无论是在学校或幼儿园里,总会有像壮壮这样的孩子,他们在人群中总是显得很“安稳”,当被老师点名时就会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语无伦次,极怕与陌生人交往或到陌生的地方去。他们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因为:一是气质性的害羞,即天生具有退缩的气质,做什么都顾虑重重;二是认识性的害羞,即非常敏感,过分注重自我,总是害怕自己的言行失当而被人耻笑,说话做事怕犯错误,久而久之便羞于和人接触,更羞于在公共场合讲话;三是挫折性的害羞,由于遭受过挫折和失败,原来积极主动、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胆怯不前、消极被动。

人际交往对儿童的意义

对孩子来讲,人际交往是一种最基本的需要。从幼年起,孩子就会有强烈的寻找伙伴、进行交往活动的倾向,这是合群性的一种反映。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个性、情绪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通过交往,孩子能将自己与同伴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交往为孩子提供了与同伴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条件与机会,帮助他们学会理解他人,学会辨别是非;

在交往中,孩子们的对话、游戏、竞争都是平等的,他们有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能够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情心和责任感也能得到发展;交往还能帮助孩子逐步学习、掌握社会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规范,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从而极大地促进智力的发展。

如何提高儿童的交往能力

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需要家长从其小时耐心细致地引导。

其一,要培养孩子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给他一个充满爱的温暖家庭,经常与他一起做游戏,让他有一种喜欢与人交往的态度。

其二,要注重为孩子创设交往的机会。多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带孩子访亲会友,扩大他的接触面,让他有机会和各种人打交道,并体验交往的乐趣。

其三,要注重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语言是交往的工具,6岁以前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孩子会说话后,除了多听故事外,还要让他多讲故事,多编故事,有意识地训练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四,要引导孩子掌握交往的技巧和规则。从懂礼貌、会合作、能分享、守规则等方面入手,教会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观点不一致时要商量,要遵守规则,输了不能耍赖等,同时有针对性地训练他发表自己的观点,让他理解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其五,要教育孩子以诚待人,宽以待人,学会从内心真正愿意接受别人。

如何帮助交往出现困难的儿童

家长要分析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有如此的表现。如果是天生气质所致,家长要有耐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由于与生俱来的气质类型不容易改变,所以家长必须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鼓励孩子,提供各种社会交往的机会。如果是因为认识或挫折所致,家长就要着重帮助孩子放下思想包袱,避免对他吹毛求疵或横加指责。同时,家长也要让孩子认识到即使是成人甚至名人、伟人,也并非时时处处都正确。

总之,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机会、更大的空间与他人进行互动,千万不要逼迫他,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