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懂得感激的宝宝最可爱

来源:网络

懂得感激的宝宝,会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会与周围人的关系更和谐,自己的生活也更快乐、美好。今天凯茜就和大家来聊聊这个话题:如何让宝宝懂得感激。

灿灿的妈妈:灿灿快3岁了,前一段时间他对一种小汽车玩具特别着迷,每次我们经过玩具店时,他都会缠着我要给他买。最后,我和灿灿的爸爸商量,给他买了一辆最贵的玩具汽车作为新年礼物。本来以为灿灿会非常感谢我们并且珍惜这辆小汽车的,没想到他收到礼物的兴奋劲儿只维持了一周,这辆小汽车很快被他遗忘在玩具箱里了。之后,灿灿又不断地央求我们给他买更贵更多的玩具,似乎我们给的越多,他就越不知道感激和珍惜。

凯茜:宝宝天生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而“感激”又是一个很难传授却又必须教给宝宝的重要行为。一个懂得感激的宝宝更容易与人相处,对他人的情感也更敏感,并能够快速地发展他的“共情能力”及生活技能。懂得感激的宝宝更容易跳出个人的小世界,明白爸爸妈妈以及周围的许多人如何在为他付出(比如为宝宝做饭、洗衣服、买玩具等等),并为此感到幸福。

没有学会感激的宝宝总是认为,他所获得的一切都理所应当,永远都只感到失望和不满。就如灿灿的妈妈提到的,因为宝宝没有学会感激,所以当妈妈给他买了玩具汽车,他不但不珍惜,反而把目光投向了更好的玩具,并为得不到那些玩具而苦恼。

从小培养宝宝懂得感激会让其受益终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懂得感激的人有更多的幸福感,对生活有更乐观的态度,其抑郁和紧张的程度较低,因此,这类人群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其韧性和生活动力也更强大。

学会感激

兰兰的妈妈:有些宝宝性情温和,容易让人亲近,是不是这些宝宝更容易懂得感激呢?

灵儿的妈妈:“感激”这个概念很抽象,宝宝什么时候才能学会感激呢?

凯茜:没有哪个宝宝天生就能意识到“有人在为我辛苦工作”。感激是后天通过学习得来的。虽然说,性情温和的宝宝更容易与周围人相处,更容易学习,但是否懂得感激就如同是否讲礼貌一样,与个性气质没有直接关系,而与所受的教育有关,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对宝宝的“感激教育”中作用很大。

在环境的影响下,15~18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开始理解与感激相关的概念,比如,他们开始理解自己需要依赖别人,爸爸妈妈为自己做了很多事情。这个月龄的宝宝虽然还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激,但已经能够开始理解,自己与爸爸妈妈是不一样的,是单独的人,而爸爸妈妈经常做很多事情来让自己感到开心(比如捉迷藏、拿来饼干等)。

到2~3岁的时候,宝宝开始会表达感激。到4岁的时候,宝宝不仅能为获得某些实物(比如玩具)而表达感激,也能够为某些行为(比如友好、关心、赞美)而表达感激。

培养感激

茵茵的妈妈:“感激教育”的确重要,但是如何教宝宝呢?这似乎不像教他吃饭穿衣那么简单直接。

凯茜:宝宝最爱模仿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因此妈妈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请多用“请”“谢谢”等语言。比如,宝宝拥抱妈妈,妈妈可以说:“嗯,谢谢宝宝,妈妈感到很开心啊!”同时,也坚持让宝宝多用这样的语言。讲礼貌和懂得感激经常是相互重叠、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培养礼貌行为也是培养宝宝懂得感激的好机会。这里凯茜写下一些小点子,希望能启发妈妈迈出对宝宝进行“感激教育”的第一步。

●将感激编织进每一天的谈话中

“宝宝,我真高兴你能认真听妈妈讲这些故事!”

“今天超市里的叔叔又运来了我们最爱吃的新鲜水果,叔叔真好啊!”

“今天的天气真好,瞧,宝宝的衣服都晒干了!我们真应该谢谢太阳公公!”

让每天与宝宝的对话中都充满感激的内容,在吃晚饭或上床准备睡觉的时候给宝宝讲讲一天发生过的美好的事情,遇到过的友善的人们,这都是培养宝宝懂得感激的重要内容。

●让宝宝自己做事

很多妈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让宝宝完成一件小家务(比如擦桌子),但结果往往是宝宝或是没完没了地擦桌子,或是把桌子上的东西弄得一团糟……最终,妈妈还是要自己来完成。其实,妈妈代替宝宝做得越多,宝宝的感激反而越少,因为只有他自己做了,宝宝才会慢慢意识到,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比如,妈妈每次都要帮宝宝洗手,宝宝需要做的就是伸出两只手等待,有时他甚至为需要伸出手而感到不情愿。只有让宝宝自己去洗手,他才知道洗手时要把袖子卷高,要把手心、手背擦上香皂,再将所有滑溜溜的香皂泡冲走,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亲手送感谢卡

在获得礼物、帮助之后或某些重要的时刻,让宝宝送出自己挑选的或制作的感谢卡,这不仅仅是讲礼貌的象征,也是一个让宝宝思考的机会:这些人给予了我什么(礼物、帮助或其他),我的感受是什么,我应该如何表达(用怎样的方式告诉他们自己的感受)。

卡片的造型不需要多么复杂,也不一定完全要宝宝自己动手做,但应该鼓励宝宝精心挑选并加工,特别注意要让宝宝考虑为什么要感谢,如何表达感谢。比如,3岁的枫枫在幼儿园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送给老师一张感谢卡,他不会写字,却夹上了一张春游时的照片,因为这是他印象最深的、和老师一起度过的最快乐的一天。又如,2岁的玲玲用阿姨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水彩笔在感谢卡上画了她最喜欢的线条,来表达对阿姨的感谢。在这个过程中,妈妈可以帮忙在卡上写下宝宝要表达的感激之语。

爱心小提示

●学会说“不”

宝宝经常提出要玩具、糖果等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如果他的要求每次都能轻易得到满足,他就很难学会感激和珍惜。妈妈应该试着对宝宝说一些“不”。

●耐心

懂得感激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日复一日,妈妈会深深地感到宝宝情绪上和行为上的变化:他更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东西,不乱发脾气,更讲道理了,与周围人的关系也更融洽了。当妈妈耐心地播撒感激的种子并浇水施肥悉心照料时,“感激”就会在宝宝的心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