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陪孩子亲子游戏中的八大禁忌

来源:网络

我有一篇文写到《亲子游戏让家庭关系更紧密》,但是有一些朋友(主要是5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告诉我,平日里不和孩子玩游戏还觉得相互安乐,只要和孩子在一起玩游戏,就会觉得火冒三丈,或者不欢而散。其实做为家长心里也很着急,因为知道长此以往,亲子关系势必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每每自己设计好的游戏,却不被孩子理解或者接纳,从而很有挫败感。

亲子游戏,顾名思义是家长和孩子在一起通过玩游戏让亲子关系更为密切,家庭关系更为和谐。如果适得其反,的确是让人沮丧的一件事。

我总结了一下亲子游戏的8大禁忌,看看家长能否从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一、从游戏规则来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即便是游戏,没有了规则,也无法继续进行下去。而游戏的规则,往往是依托于游戏的目的而设计的,所以规则会重要到直接影响游戏最终的结果。

那么在游戏开始前,家长就一定要提前讲好游戏的规则,并确保孩子能够领悟或者清晰的明白游戏的规则。面对年幼的孩子,游戏规则的制定当然要依照“简单、生动、易懂”为主。如果讲完规则之后看孩子还不是特别清楚,不妨先给孩子做一下示范或者简单引领孩子。

还有一些游戏,不妨让孩子来设计游戏规则或者讲解游戏规则,家长也会有很不一样的收获哦!

禁忌1、游戏规则的发布表达不清楚或词不达意;

禁忌2、游戏规则的制定过于繁琐或不符合孩子身心发育;

二、从游戏内容来讲:

游戏的内容是游戏进行的核心,也应该是最快乐、开心的时光。不管我们进行室内的还是户外的游戏,不管是竞技类游戏还是互助类游戏,家长响亮的一句“准备好了吗?开始倒计时!3——2——1!”足够让向往游戏的孩子充满笑容。这样,我们的游戏已经成功了一半。

但是如果游戏的内容没有准备足够充分,孩子一定是敷衍了事的、无精打采的模样。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单纯的就是他们的眼睛。

同样如果游戏的内容不符合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仅仅是以让孩子学到什么知识或者达到家长的什么目的而开始的,效果也一定会大打折扣。

另外针对幼儿时期的孩子,游戏的内容也并非是花样十足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只要相关的道具适当、内容准备充实,一副小小的扑克牌都可以让孩子兴奋的和家长玩上几个小时!

禁忌3、游戏内容过于简单、单调

禁忌4、游戏内容反复重复、缺少新鲜感

禁忌5、游戏内容花样过多、缺少相关道具

三、从游戏结果来讲

游戏的结果其实也充分显示出我们游戏当初设计时的目的。当然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者改变。但是,在一个游戏结束的时候,让孩子有所收获才是游戏真正目的所在。哪怕这种收获仅仅是孩子的快乐,又有什么比孩子的快乐更让人快乐的事情呢?

但是有的家长会在游戏即将结束的时候,通过调整自己而不是游戏让游戏的结果改变。其实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思想与思考。游戏的结果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得到了什么,家长又从中收获到什么。

成功的亲子游戏可以让家庭关系更加融洽,而失败的亲子游戏也不必趋之若鹜,不管怎样都会有收获。而如何收获却在于家长的别具匠心。很多时候失败的总结更胜于成功的喜悦。有了动力才能够更好的前行。

禁忌6、家长没有原则的退让

禁忌7、家长没有智慧的胜利;

禁忌8、家长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总之,亲子游戏对于家长来讲,既是贴近孩子内心世界的过程,也是自我智慧的体现。佛家有偈语:“一花一菩提。”而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家长但凡用心,都会有所悟。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