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怀孕知识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有哪些原因

来源:网络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是因免疫机制使血小板破坏增多的临床综合征,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其特点为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增多,血小板更新率加速。临床上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本病不影响生育,因此合并妊娠者非常多件,那么导致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有哪些原因呢?

一、妊娠期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情况非常多见,主要包括下列原因:

1.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因为为妊娠后血容量增大,相对血小板减少而不是血小板破坏增加引起,血小板下降程度多较小,病情相对较轻,分娩后多可自行恢复;

2.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下降程度多较重,血红蛋白、白细胞多正常,巨核细胞显著增多伴成熟障碍,如不积极治疗多危害较大;

3. HELLP综合症:即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指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基础上并发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于该综合征是妊娠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HELLP综合征进行性的,只有终止妊娠才能有效消除病因,改善母婴预后,一旦确诊在48 h内终止妊娠,尤其当胎儿窘迫、病情恶化、可疑DIC时,应尽快结束分娩,延迟分娩会造成不良后果;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型

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例的90%,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 周84%的病例有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起病急,可有发热、畏寒,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黏膜紫癜,甚至大片瘀斑或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黏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可有血疱。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多见,颅内出血少见,但有生命危险。

2.慢性型

常见于年轻女性,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缓慢或隐袭,症状较轻。出血常反复发作,每次出血可持续数天至数月。出血程度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数>50×109/L,常为损伤后出血,血小板数(10~50)×109/L可有不同程度的自发性出血,血小板数<10×109/L 常有严重出血。皮肤紫癜以下肢远端多见,可有鼻、齿龈及口腔黏膜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有时是惟一症状,也有颅内出血引起死亡者。本型自发性缓解少。

总之,妊娠期间合并血小板减少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多对母婴危害较大,病情容易反复,尤其在分娩、手术、麻醉过程中易发生严重出血,以至影响妊娠结局,所以一旦发现血小板减少,应尽快明确诊断,积极治疗,降低风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