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产后知识

谁说排残奶等于排癌 细数N个关于排残奶的谣言

来源:网络

就在不久前,一个相识的宝妈拉着我说“我在小区对面的母婴护理馆做了一次排残奶,真的能排出一些粘稠的黄色分泌物呢!让我隔几个月再去排一次,催乳师说如果不做,以后可能得乳腺癌!”排残奶=排癌?其实,很多妈妈不知不觉中就陷入了商家定制的“焦虑营销”套路。要是真如商家所说,我们正规的医疗机构怎么没有像让产妇做产后42天检查一样,让妈妈在断奶后也回医院“排残奶”呢?其中的奥妙,大家仔细想一想就明白了。下面和若悠网一起来看吧。

“残奶”到底是什么?真的不排不行吗?

曾经有位妈妈跟我说,自己在断奶后1年的时间里,每次洗澡仍然可以从乳头中挤出少量牙膏样的黄色粘稠物。问这是正常的吗?怎么断奶这么久还会有?

这位妈妈可能不知道泌乳的原理。泌乳本来就是一个“按需”的过程,奶水不足的时候,频繁吮吸是增加奶量的最佳方法;如果不断地去刺激、挤奶,大脑就会不断地接收需要产奶的讯息,自然可以不断挤出奶来。所以断奶了还经常“排残奶”可能是越排越多。

实际上,医学上并没有“残奶”的说法。要知道,乳腺不是“水龙头”,说关就立马关停,妈妈在断奶后,乳腺内确实会残留部分乳汁,这是正常的现象。这部分乳汁并不是什么毒素,而是慢慢地会被身体吞噬吸收,如果没有特别明显的不适,不用人为进行干预和处理。

至于为什么挤出来的是黄色黏稠的膏状,是因为不挤奶后乳汁中水分逐渐减少,脂肪的浓度增加,自然就会变得粘稠,颜色也会变黄一些。

千万不要排残奶的理由

理由一:

离乳以后,乳汁中水份逐渐减少,乳糖和钾离子的浓度也同时减少,而乳汁中的氯离子和钠离子的浓度不断升高。失去水分的乳汁含有的脂肪会占比例更大,这时排出的乳汁会是粘稠的或牙膏状,有白色、乳白色、黄色。有很多人谬传血性的、咖啡色的分泌物是乳汁变质了,不得不说如果这个时候发现是彩色的乳汁,建议到专业的乳腺科医生处就诊检查。

理由二:

有一种“传说”:乳汁不排出来,在乳房里会变质!乳汁就像我们的血液、唾液、尿液……是我们身体的一种体液,照上面说的,那血液是不是也要排出来以防变质呢?当开始离乳,乳房处于退化期,泌乳细胞逐渐分解与吸收。如果一两年后还有大量的乳汁存在,那一定不是排不排残乳的问题,而是我们要考虑是否有其它疾病,比如脑垂体瘤。

理由三:

乳导管就像大树的树枝,目前研究乳导管分支已将近20级,怎么就“隔空取物”能通过手排的方式把里面的乳汁排出来?假设能排出来,又怎么评估你排干净了呢?难道肉眼可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然排不干净,那残留在乳房里的乳汁怎么办?按照致癌的理论,残留下来的乳汁不是依旧会引起乳腺癌的发生吗?你又何苦劳命伤财呢?

从专业性与科学性上阐述了不排残乳的原因,可为什么那么多商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去宣传排残乳有利健康?不得不让人思考,到底是为了人类健康还是有其他目的?

综上所述,排残乳是没有必要的,乳腺疾病一定要早防早治,但绝对不是通过排残乳这样的方式!定期自我检查与每年一次的乳腺超声检查,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等等,我们的身体更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爱护她!

N个关于残奶的谣言,妈妈们别被“套路”了

1、不排残奶,乳腺结节、乳腺炎找上门来?

乳腺结节是常见病症,可能由内分泌激素水平、基因突变及环境影响等因素造成。很多未婚的女性也会有乳腺结节等乳房疾病,跟残奶并没有任何逻辑关系。

如果断奶后乳房出现褐色、血色等异常的分泌物,极有可能是乳腺出现了问题,建议去医院就诊,千万不要想着排残奶能帮你解决问题。要知道,美容师、催乳师基本是通过培训机构的速成学习拿到相关资质的,并不具备专业的医学背景,不了解乳腺的构造和功能。她们随意的按摩挤压,可能会让你的乳腺更受伤。

2、不排残奶,影响以后哺喂?

前面也跟大家分享了,泌乳的原理是在胎盘娩出后,妈妈的乳房受到吮吸、或按摩等刺激后,下丘脑就会接收信号分泌催乳素,去促使乳房分泌乳汁。宝宝吸得越多,妈妈的哺喂习惯又做得好,奶水就会多,根本不存在不排残奶就会造成乳腺堵塞、奶水有毒等等说法。

3、不排残奶,增加乳腺癌风险?

目前没有任何权威研究表明,不排残奶会加大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版》介绍,女性患乳腺癌高危因素有: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既往行胸部放疗。残留的乳汁并没有在高危因素中提及,何来的增加风险?

提醒还在纠结要不要“排残奶”的妈妈注意,目前既没有权威研究证明断奶后残留的乳汁会增加乳腺疾病的风险,也没有研究证明人为排出残留乳汁后有哪些具体的好处。

目前来说,想要预防乳腺癌,建议是定期到正规医院做乳腺临床检查。乳腺疾病确实是女性高发的疾病之一,想要让自己远离疾病,日常生活也别忘了保持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作息和适当的运动。至于商家定制出来的“焦虑营销”套路,别再费心费钱去尝试了,也是智商税的一种!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