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产后知识

产褥中暑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来源:网络

什么是产褥中暑

产褥中暑(puerperalheatstroke)是指产褥期间产妇在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华中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以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急性热玻表现为高热、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本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处理不当可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

产褥中暑的病因

产褥中暑的易感因素有:

1、外界气温>35℃、相对湿度>70%时,机体靠汗液蒸发散热受到影响。

2、产妇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且失血多致产后体质虚弱,产后出汗过多又摄盐不足。

3、居住条件差,居室通风不良且无降温设备。

4、产褥感染患者发热时,更容易中暑。

在产褥期间,尤其是产褥早期排尿量增多外,经常出现大量排汗,夜间尤甚,习称“褥汗”。若产妇手风俗旧习影响在产褥期为“避风”而紧闭门窗、衣着严实,使身体处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严重影响机体的散热机制,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产褥中暑的临床表现

1、中暑征兆

初起多表现为口渴、多汗、皮肤湿冷、四肢乏力、恶心、头晕、耳鸣、眼花、胸闷、心悸等前驱症状。此时体温正常或略升高,一般在38℃以下。若及时将产妇移致通风处,减少衣着,并补充盐与水分,症状可迅速消失。

2、轻度中暑

中暑先兆未能及时处理,产妇体温可逐渐升高达38.5℃以上,症状亦明显加重。出现剧烈头痛,颜面潮红,恶心胸闷加重,脉搏和呼吸加快,无汗、尿少,全身布满“痱子”,成为汗疹。此期经及时治疗多可恢复。

3、重度中暑

体温继续上升,达40℃以上。出现嗜睡、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伴有呕吐、腹泻、皮下及胃肠出血。检查时可见面色苍白、脉搏细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瞳孔缩小然后散大,各种神经反射减弱或消失。若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而死亡,幸存者也常遗留严重的中暑神经系统后遗症。

产褥中暑的急救措施

产褥中暑的治疗原则是迅速改变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降低患者的体温,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积极防治休克。迅速降低体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降温

(1)环境降温:迅速将产妇移到凉爽通风处,脱去产妇过多的衣着,室内温度宜降至25℃。

(2)物理降温:多喝开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绿豆汤等。可以用酒精擦浴或进行冰袋降温。

(3)药物降温:可用氯丙嗪。氯丙嗪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基础代谢,降低氧消耗,并可扩张血管,加速散热。高热昏迷抽搐的为重患者或物理降温后体温复升者可用冬眠疗法,常用冬眠I号。使用药物降温时需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另外同时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等。

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具有协同作用,两者可同时进行,争取在短时间内将体温降至38℃左右。降温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产妇体温变化,每隔30min测量一次,体温降至38℃左右时应立即停止一切降温措施。

2、对症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供氧。

(2)周围循环衰竭者应补液,可输注晶体溶液、血浆、代血浆或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等。但24小时内液体输入量需控制与2000-3000ml之间,输液速度应缓慢,16-30底/分,以免引起肺水肿。

(3)患者意识尚未完全清醒前应留置导尿,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输液时注意补充钾盐和钠盐,用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5)呼吸衰竭可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洛贝林等交替使用,必要时应使用气管插管。

(6)脑水肿表现为频繁抽搐,血压升高,双瞳孔大小不等,可用20%山梨醇250ml快速静脉注射。抽搐患者可用地西泮10mg肌注,或用10%水合氯醛10-20ml保留灌肠。

(7)心力衰竭可给予洋地黄类制剂,如毛花甘丙0.2-0.4mg缓慢静注,必要时4-6小时重复。

(8)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