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饮食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宝宝饮食

妈妈爆料聪明宝宝饮食七招数

来源:网络

聪明之举No.1 预防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四个字,对于宝宝和爸爸妈妈来说,都是强烈抵制的词汇,但是,如果喂养不得当,宝宝营养不良的几率会大大提高。

1岁以后,宝宝的生长发育虽然较第一年慢了一些,但是磨练运动技能的过程,还是消耗了他们的大量体力,他们的营养需要总体上要高于婴儿期。如果辅食添加不合理,宝宝仍会过分依赖母乳,使得1岁左右的宝宝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表现为不活泼、皮下脂肪薄、食欲不佳、骨骼畸形、抵抗力弱、运动发育落后等。

眼看着宝宝变得病恹恹,许多妈妈不知所措,瞎紧张。其实只要符合以下几点,可以认为是宝宝成长过程的必然阶段,无须多虑:

1、虽然消瘦,但体重持续增加,而非持续减少;

2、虽然食量少,但大便规律,而没有经常性腹泻;

3、没有皮肤苍白、头发稀黄、骨骼畸形等微量营养素缺乏的情况;

4、精力旺盛,乐于探索和学习。

聪明之举No.2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岁以后,宝宝开始逐渐建立起个人饮食习惯,父母的食物选择决定了孩子的摄食范围。所以,孩子就像一面镜子,能反映一个家庭饮食习惯的优劣。最应该保护的是宝宝先天的食物选择能力,过多的干涉与贫乏的餐桌一样,会制约宝宝获得适当足量的食物。

比如烧烤、火锅、腌渍或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该常常出现在家庭的食谱中,父母对蔬菜、鱼肉以及低盐少油的清淡饮食的选择,给宝宝的影响远比单纯说教要深远。

如果你们是爱吃垃圾食品的爸爸妈妈,可就要好好反省了,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坚决抵制垃圾食品!

聪明之举No.3 让鱼油提高智力

鱼油≠鱼肝油

是不是觉得惊讶了呢?让小编给各位爸妈普及一下知识吧。

人们常说的“鱼油”指的是深海鱼油,其中富含两种特殊脂肪酸,即DHA和EPA。在人们经常食用的陆地动植物的油脂中,几乎都不含有这两种脂肪酸。这两种脂肪酸有益于宝宝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常被当作益智因子添加到婴儿食品中。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摄取各种自然食物了,如果让宝宝经常吃鱼,特别是深海冷水鱼,如马哈鱼、三文鱼、鲑鱼等,宝宝自然就不会缺少益智因子了。

而鱼肝油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维生素A、D,能够预防佝偻病、骨软化及夜盲症等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

所以,不要因为怕宝宝被鱼骨卡到,就不给他们吃鱼,而是要叫他们小心吃鱼,不是不要吃鱼。

聪明之举No.4 预防营养性贫血

营养性贫血在1-2岁的宝宝中并不少见。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既与生长发育过快有关,也与喂养不当有关系。母乳或牛乳的含铁量都不算高,牛奶中的铁则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如果没有适当地添加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肉食、肝脏、鱼、血豆腐、大豆、小米等,宝宝就很可能发生缺铁性贫血。

为了预防贫血,妈妈们要注意辅食添加中的荤素搭配原则,蔬菜+水果,如柑橘、红枣、西红柿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大大提高肠道对铁的吸收率。

当然,营养不足只是贫血的一个原因,慢性失血、补锌过度也可能造成顽固的贫血。所以,在为贫血患儿补铁之前,应该先明确贫血产生的原因,当然就是要询问医生啦。

聪明之举No.5 及早预防肥胖

小小年纪也会有肥胖隐患吗?没错,预防肥胖,要从娃娃抓起。

其实,肥胖往往萌芽于幼年,喂养不当、运动不足在不经意间就造成了肥胖。肥胖对宝宝的未来健康影响非常严重和深远,与成年后的高血压、高血糖、心脑血管病等有很密切的相关,儿童肥胖真正是父母心中深深的痛。

肥胖重在预防,在食物选择中,甜度超过10%的饮料(如果汁、奶饮料、可乐等)、油炸食品、点心、糖果、夹心饼干、膨化食品不该经常出现在宝宝的食谱中。另外,每天至少要安排1-2小时户外活动。

为了宝贝能拥有魔鬼身材,爸妈也要努力哦。

聪明之举No.6 注意饮食禁忌

宝宝要注意跟这些食物保持距离哦。

1、油腻、油炸、大块、坚硬的食物;

2、咖啡、浓茶、辛辣、胀气的食物;

3、粗纤维含量丰富的蔬菜、泡菜,如生萝卜、洋葱、豆子、甘蓝、整粒花生、杏仁、榛子等;

4、高糖度食物,如甜点心、夹心饼干、巧克力;

5、未经煮熟的海产品,特别是贝类。

聪明之举NO.7 培养吃饭能力

2-3岁的宝宝即将入园,面临着步入“社会”的挑战,锻炼好吃饭能力就显得非常紧迫了。如若不然,入园后宝宝在吃饭能力上的落后必然影响到身体发育。良好的进食习惯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指进餐的规律性,即能否做到定时定量。对于2岁以上的宝宝,每天应安排好三餐三点(即早、午、晚餐,早、午、晚点);二是指食物的内容,即是否有挑食、偏食、零食的习惯,饮食结构是否均衡合理。

除了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还要锻炼宝宝自己动手的能力,放手让宝宝自己尝试用勺、碗吃饭。让宝宝知道,错过适当的时候可口的食物就会不见了,如果不自己吃饱,别人不会替你操心。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