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饮食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宝宝饮食

宝宝零食安全法则

来源:网络

妈妈们都知道零食很容易给宝宝的健康带来危害,但是有一个事实却又让所有的妈妈不得不沮丧地承认,几乎所有的宝宝都离不开零食。给宝宝选择安全的零食,也是妈妈的众多考验之一。

零食是宝宝都喜欢的小食品,但是一提到零食,妈妈们立刻就联想到食品添加剂、色素、防腐剂等等可怕的名词,其实,零食也是摄取营养的一个来源,并不等于是垃圾食品。适当选择零食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不仅没有坏处,还是有好处的呢。

零食可以补充两餐摄入的不足,提供一定数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等其他营养素。吃得正确,零食可以缓解孩子在正餐之间的饥饿;吃得错误,它可能会导致孩子体重增加、营养不良。所以别看零食小,怎么吃,吃什么,都是大问题。

那么怎么能让宝宝的零食吃得健康又快乐呢?

给宝宝吃零食的法则:

1、正餐为主,零食为辅。量要少,质要精。花样要经常变换。

2、掌握好吃零食的时间。每天的中晚饭之间可以给宝宝吃一些点心或水果,但是不要太多,餐前1小时不要给宝宝吃零食,尤其是甜食,不然会影响宝宝进餐。

3、含糖量高、油脂高的食品不宜经常作为宝宝零食。冷饮和汽水不宜作零食,更不能让宝宝多吃。

4、可针对宝宝生长发育情况,选择强化食品作为宝宝零食,如加钙饼干,补血酥糖等。水果是宝宝最好的零食,但不要吃太多生冷水果,宝宝脾胃娇嫩,容易受凉。

5、有计划、有控制地选择零食:爸爸妈妈不可用零食来逗哄宝宝,更不能宝宝喜欢什么便给买什么,不能给宝宝养成无休止吃零食的坏习惯。

很多妈妈是喜欢什么零食,就买什么零食,宝宝也就跟着吃什么零食。很少有妈妈会想:要有针对性地为宝宝安排零食。其实,宝宝的零食问题值得重视,你需要了解哪些零食是宝宝可以吃的,而哪些是不宜选择的。

以下为宝宝推荐一些零食:

1、 谷类 谷类食物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经加工制成各种耐饥的食品,酥脆可人,易于消化,如面包、蛋糕、脆饼干等。让宝宝适量摄入,如作为午后加餐的点心。

2、奶制品、豆制品类 含丰富蛋白质、钙及维生素B族,有益于人体组织细胞生长、骨骼发育和牙齿健康。雪糕、冰激凌类冷饮是宝宝最喜欢吃的零食,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以奶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凉食,其营养成分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钙的含量也高些。由于这类食品含糖量高,吃多了会影响宝宝的胃口,刺激胃肠道,所以不宜多吃。

3、果蔬类 水果是宝宝喜欢吃、能够吃的食物,它所含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都极易被人体吸收,而有机酸可以促进消化,果胶有预防便秘的作用。同时,水果和新鲜蔬菜,如番茄、黄瓜,苹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免疫促进作用。

4、坚果类 瓜子、花生,核桃,开心果、榛子等,含有人体需要的一些必需脂肪酸,维生素B族,铜锌等微量元素,这些都是宝宝长身体时需要的营养素。特别提醒,少给小宝宝吃花生、瓜子等坚果。因宝宝咀嚼、吞咽协调能力较差,稍有不慎,很容易掉入气管,造成意外。

零食红绿灯

有关部门将可以作为零食的食物分几大类,即糖果类、肉类、海产品、蛋类、谷类、豆及豆制品类、蔬菜水果类、奶及奶制品类、坚果类、薯类。根据食物的营养特点和制作方式,又将每一类零食都划分为三个推荐级别,即“可以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

绿灯——可经常食用的零食

这些食品是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豆浆、香蕉、西红柿、黄瓜、梨、桃、苹果、柑橘、西瓜、葡萄、纯鲜牛奶、纯酸奶、瓜子、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或烤制的红薯、不加糖的鲜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

理由:营养素含量丰富,低脂肪、低盐和低糖,既可提供膳食纤维、钙、铁、锌、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又能避免摄取过量的脂肪、糖和盐分。

黄灯——适当食用的零食

这些食品是黑巧克力、松花蛋、火腿肠、肉脯、卤蛋、鱼片、蛋糕、怪味蚕豆、卤豆干、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花生蘸等。

理由:营养素含量相对丰富,但却是含有或添加了中等量脂肪、糖、盐等应限制的成份。

红灯——限制食用的零食

这些食品是棉花糖、奶糖、糖豆、软糖、水果糖、炸鸡块、炸鸡翅、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方便面、奶油蛋糕、罐头、果脯、果冻等。

果冻不仅不能补充营养,甚至会访碍某些营养素的吸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果冻基三成份是一种不能为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卡拉胶,并基本不含果汁,其甜味来自精制糖,而香味则来自人工香精。 不过,果冻中没有脂肪,并含在一些"水溶性膳食纤维",少量吃些并没有坏处,也不会让你发胖,但是,你不要指望用它来"增加营养"。

理由:营养价值低,是含有或添加较多脂肪、糖、盐的食品,提供能量较多。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