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饮食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宝宝饮食

小儿喂养别总“一锅炖”

来源:网络

妈妈们一聊起“育儿经”,宝宝的吃饭问题就会成为热门话题。为何宝宝爱挑食、偏食,老人不满屋子追着喂饭就不肯吃?吃得多却依然瘦?吃饭时必须玩iPad?各种食材“一锅炖”能满足两岁宝宝的胃口吗?……上述问题的答案都可归结为长期喂养策略失当。高级营养师和婴幼儿护理专家建议,好的饮食习惯要从六个月添加辅食时开始培养,对不同阶段的宝宝要根据营养的需要和身心的发育进行饮食习惯的纠偏和调整。

充足合理的营养是宝宝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但现在约40%的3~7岁儿童存在各种各样的进食问题,挑食、偏食、拒食、进食困难都很常见。 有的孩子一顿饭要吃一两个小时,饭菜凉了反复加热,营养损失不说,孩子的肠胃一直处于连续“开工”状态,也影响对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其实这些问题都与从小喂养策略不正确有关,比如许多孩子爱边吃边玩,分析之后发现,孩子对饭菜有偏好,遇到不爱吃的饭菜就不愿意张口。长辈为了哄孩子张口,表演唱歌、跳舞,使尽浑身解数,还会允许孩子边玩玩具边接受喂食。起初这招会奏效,但这会让孩子将‘吃饭’和‘玩’建立起联系,形成条件反射,或者习惯了被动进食,久而久之,不玩就没有食欲,不喂就不肯吃。

近年来有些理论建议让孩子“在游戏中乐于吃饭”,比如对不爱吃的蔬菜水果拟人化,让孩子给蔬菜水果“排排坐、比大小”,胜者先吃。秦秀群并不赞成此举,建议家长要让孩子明确“吃饭是吃饭,玩是玩”的概念,要让孩子有一定仪式感,比如吃饭就要坐在自己的小餐椅上,不能到处跑。如果超时则将饭菜收起,哪怕孩子喊“饿”,中间也不安排加餐,一直等到下一顿正餐。这样,孩子就能建立起“定时吃饭”的概念。

案例1:十个月大男婴爱挑食

专家:变换烹调方式 勾起孩子食欲

十个月大的蛋蛋明显比其他孩子瘦,已经处于中度体重不足。排除遗传和疾病因素后,营养师得知蛋蛋每天吃得太少了。他一天要喝六次配方奶,大约700毫升,再加3勺米粉,5勺罐装牛肉酱,半根香蕉。妈妈反映,蛋蛋六个月大时首次添加辅食,表现得很挑食,肉泥、胡萝卜泥、菜泥都不爱,所以这几个月来辅食一直不敢多加。

点评:初次接触饭菜的宝宝味觉就像一张白纸,并不像大人那样表现出对食物口味的强烈偏好,抗拒往往是出于对陌生食物的不习惯。

如果宝宝初次接触一种食物时表现得比较抗拒,妈妈可以考虑改变食物的烹调方法。比如有些孩子不爱吃肉,可能是因为妈妈天天将生肉末放在粥里煮,孩子吃烦了,那么可以试试先做成肉饼蒸熟,再捣烂成肉泥,这样可以保留肉的芳香味。

添加辅食也有技巧。有些宝宝抗拒吃辅食,可能和添加得太急有关。有些妈妈今天加一种,明天加一种,孩子不爱吃,或者因不适应拉了肚子,则马上换其他品种,这是不对的。每增加一种辅食要给孩子5~7天的适应期。对于疑似不耐受的事物,要有一个“回避-再激发”的过程。

6~12个月喂养方案:一岁以内的宝宝要以奶类为主,饭菜为辅。辅食也忌讳品种单一,建议每天四至六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品种数量),能保证有肉、有蔬菜、有水果。

案例2:一岁女婴只肯喝母乳

专家:辅食添加别太晚 一岁后饭菜为主

一岁四个月大的乐乐(化名)还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饭菜,只肯顿顿喝母乳,饭菜尝几口就作罢。见她连续三个月不长体重,爸爸妈妈急了,向儿童营养门诊求助。原来,妈妈担心辅食吸收率不如母乳高,怕乐乐吃辅食容易过敏,到八个月大才正式给她添加辅食。

点评:家长经常出现两个错误的极端:要么宝宝三四个月不到,还没开始大量流口水(表明具备了消化淀粉酶的能力),便早早喝汤吃饭,要么七八个月还没尝过辅食。

卫生部新的婴儿喂养原则主张“出生六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六个月后可添加辅食”。添加辅食的时机不要太早,也不能太晚。六个月后,孩子体内储存的铁元素明显不足,需要通过辅食得到补充。同时,孩子的咀嚼能力如得不到锻炼,也会影响出牙的进度。有些家长以为十个月大的宝宝还没长牙,就不能吃稀软饭,其实此时孩子已经具备消化稀软饭的能力,进食还有促进乳牙萌出的作用。

一岁喂养方案:宝宝进餐以饭菜为主,并继续保证母乳或牛奶的摄入。一岁宝宝每天所需能量约为1100~1200热卡,奶类提供的能量为每100毫升67热卡,一般一天喝400~500毫升即可,其余热量由饭菜供应。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