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饮食

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宝宝饮食

家长请牢记:孩子吃饭有7大禁

来源:网络

第一“禁”:偏食

“我每天不得不追在宝宝屁股后面喂他吃饭!”、“宝宝吃得很少很慢,喜欢含在嘴里,饭菜全部冷了他还没吃完!”面对许多父母的困惑专家表示:家长本身的一些不恰当行为,如喂养过度关注、强迫进食、饭桌上的逼哄骗等,都可能加剧儿童挑食、偏食现象。而如果父母本身就挑食的话,孩子就会“有样学样”,更加挑食。

儿童偏食比例高达30%

专家指出,挑偏食现象好发于6个月~6岁各个年龄段的儿童,比例高达30%。

常见问题包括吃得少而慢,对食物不感兴趣、不愿尝试新食物、强烈偏爱某些质地或某些类型的食物等。现在不少独生子女家庭存在喂养过度关注、饭桌上逼哄骗的紧张气氛,孩子在压迫气氛当中进食心理负担沉重、更加厌恶反感其挑剔的食物。

父母挑食宝宝容易“有样学样”

此外父母本身的挑食行为等,都有可能加剧儿童挑食偏食现象。专家就此特别指出,如果家长自身存在偏食行为,儿童下意识“模仿”也会导致偏食行为难以控制。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效应。

专家表示,儿童问题饮食行为,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系列健康问题。而对于挑偏食,药物治疗疗效甚微,行为矫正更加重要。专家就此开出以下“药方”:可以让宝宝适度体验饥饿,如果吃饱可以允许他(她)不吃,减少进餐分心(电视、故事、玩具)。此外,用市面上各种类型的模具把食品做成有趣的形状等能从色香味上刺激孩子食欲。专家指出,必要时,父母应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幼儿口腔运动进行必要训练。

纠正偏食:让孩子体验饥饿

现行条件下,父母可以参考采取以下方法解决儿童挑食、偏食行为:

1、让宝宝体验饥饿,随后获得饱感。

2、限制两餐之间的热量卡路里,餐前一小时不喝饮料和吃点心。

3、进餐时间少于25分钟,每餐间隔3。5~4小时。

4、慢慢调整孩子不喜欢食物和喜欢食物的比例,把不喜欢和喜欢食物从1:1变为2:1或更多,使不喜欢变为喜欢。

5、当孩子推开匙、哭闹、转头等行为时,家长采取暂时隔离法,移开食品,把孩子放进餐椅不理她(他)。

6、到菜场或超市,由孩子决定采购食品。

7、让孩子多次尝试新的或不喜欢的食物,有时需要15次。

8、用趣味名称称呼食品。

9、营造快乐进食气氛,反之要有相应惩罚。

10、不买父母不希望孩子吃到的食物。

第二“禁”:蹲食

在关中,吃饭的时候,村头树下,房前屋后,大人小孩都喜欢蹲着吃饭,这被称为八大怪之一。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这不仅会影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而且,还容易使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病从口入”。

1、蹲着吃饭,腹部受到挤压,除胃肠不能正常蠕动外,还会使胃肠中气体不能上下畅通,造成上腹部胀满,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2、蹲着时间长了,腹部和下肢受压迫,全身血液循环不畅通,下肢酸痛麻木,胃的蠕动量和张力增加,需要大量的血液,而蹲着血液对胃的供应受到影响,就会直接减弱胃的消化功能。

如果坐在高凳子上吃饭,腹部肌肉松弛,血液循环不受阻,胃肠功能有规律地正常工作,对消化食物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从卫生保健角度来讲,蹲着吃饭这种不良习惯应该纠正。

第三“禁”:暴食

病因:

宝宝因肠胃弱、营养失衡、暴饮暴食和气候湿热等原因引起的肠胃疾病。

表现:

呕吐、腹胀、胸闷、厌食。

食补验方:

脱脂奶——将牛奶煮沸,冷却后去除表面漂浮的脂肪膜,反复几次后即成脱脂奶。可治疗宝宝呕吐,但不太适合婴幼儿。

苹果泥汤——将熟透的苹果捣成泥状,放入淡茶中。苹果纤维较细,对肠道刺激小,富含的果胶有收敛作用。

淡茶水——少量红茶用开水冲泡,每天给宝宝饮4-5次,对急性肠胃炎有很好疗效。

胡萝卜汁——新鲜的胡萝卜洗净捣碎,加少量水煮10—15分钟,过滤后再加水和少量白糖,煮沸后倒入容器中,隔水煮10分钟即可饮用。

山楂、大米、红糖汁——将山楂在沙锅内煎成浓汁,然后放入大米、红糖煮粥,上下午给宝宝食用。切忌空腹食用。

特别提示:

此时需要禁食的食品清单

·刺激性和生冷食物,更易伤害宝宝肠胃。

·油腻食物会导致宝宝呕吐。

·导致胀肚的食物会加剧宝宝腹胀和厌食。

·不易消化的食物。

第三“禁”:咸食

百味盐为主,食盐可谓调味品中的老大。在现代膳食中,儿童钠盐摄入量逐渐增加,其中既有家庭一日三餐的盐超量,也有零食中含钠盐增多。最近,儿童保健专家指出,无论是健康儿童,还是病儿,不宜摄入过多的盐,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

吃盐影响锌吸收儿童的口味是跟随家长的,若父母饮食习惯偏咸,小孩子也会爱吃咸的食物。吃得过咸,直接影响儿童体内对锌的吸收,导致孩子缺锌。但是许多人有喜欢吃梅干菜、咸鱼和腊肉等习惯,这些食物含钠量普遍高,小儿应该尽量避免。除此之外,豆瓣酱、辣酱、榨菜、酸泡菜、酱黄瓜、黄酱(大酱)、腐乳、咸鸭蛋、罐头、腊肠、猪肉松、油条和方便面等也应该尽量避免。

第四“禁”:快食

目前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吃饭过快的现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

调查显示,20。3%的少年儿童在5分钟之内吃完早餐,有85。5%的少年儿童在15分钟以内吃完早餐;午餐也是速战速决,18。3%的少年儿童在10分钟之内吃完午餐,72。5%的少年儿童吃午餐所用时间不超过20分钟。

只有晚餐可稍微从容一些,但也有近一半的少年儿童在20分钟内吃完晚餐。

研究人员指出,进食过快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吃得过快,孩子们就不能细细品尝和欣赏食物的味道,使吃饭只起到填饱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发和培养饮食乐趣的作用,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吃得过快,食物不能被充分咀嚼,也就不能通过唾液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这样就加重了胃肠的消化负担,从而延长了消化时间,降低了营养被消化吸收的比例。此外,吃得过快,还容易导致饮食过量,吃得过多,从而造成肥胖。

一般来说,孩子吃每顿饭的时间最好不要少于20分钟。

第五“禁”:看食

边吃饭边看电视有多种坏处:

第一.容易影响食欲

食欲除了生理因素可以引起食欲外,外部因素也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来增强食欲。边吃饭边看电视人们往往以电视为主,忽视了食物的味道,使本来已经出现的食欲因受到电视的抑制而降低或消失,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现象。

其二.影响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的吸收

人在吃饭时,需要有消化液和血液,帮助胃肠消化食物。吃饭时看电视,大脑也需要大量的血液。这样,相互争着血液的供应。结果,两方面都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就会吃不好饭,也看不好电视。时间长了,还会发生头晕、眼花。

所以,在家中不要边吃饭边看电视,最好是饭后20-30分钟再看电视。如果一定要看电视时,在选择电视节目时,少看或不看紧张刺激情绪的节目。

第六“禁”:笑食

孩子吞异物不可倒立拍打

小孩吃食时嬉笑打闹、老人吃饭时分神,或吃药时因反射功能退化,都会造成器官吸入异物造成窒息。倘若发生这种情况,应及时用急救法快速排出异物,否则几分钟之内就可夺人生命。但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将孩子倒立拍打。

儿童急救法:

孩子俯卧在两腿间,头低脚高,然后用手掌适当用力在患儿的两肩胛骨间拍击4次。拍背不见效,可让患儿背贴于救护者的腿上,然后,救护者用两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后、向上挤压患儿中上腹部,压后即放松,可重复几次。

站位急救法:

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臂围绕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侧顶在患者的上腹部(脐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向后猛烈挤压患者的上腹部。挤压动作要快速,压后随即放松。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