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世界之最

第一条短信 1992年在英国沃达丰上从电脑向手机发送

来源:网络

第一条短信是什么是时候发送的?短信:ShortMessageService,简称SMS,是用户通过手机或其他电信终端直接发送或接收的文字或数字信息,用户每次能接收和发送短信的字符数,是160个英文或数字字符,或者70个中文字符。下面就跟若悠网小编一起具体看看第一条短信等相关内容。

第一条短信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沃达丰的网络上通过电脑向手机发送成功,从而宣布手机短信诞生。至于中国的第一条短信诞生于何时何地已无从知晓,但据考证,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早在1994年就具备了短信功能,只是那时拥有手机的人根本不需要它罢了。

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从1998年开始,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先后大范围地拓展短信业务:2000年,中国手机短信息量突破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4年,数字飞涨到900亿条。于是短信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第五种传播工具,“信生活”的提法也因此诞生。于是从1998年至今,不管你愿意与否,短信已逐渐走人我们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也因短信而改变着。

历史

手机短信的发明人是芬兰人,因为北欧人的感情比较含蓄,不喜欢通过电话来表达,于是就突发奇想发明了短信。网上有人说短信的发明者是美国人马丁·库珀,他是摩托罗拉的员工,但他发明的是手机,不是短信。

世人把1973年第一部手机的问世归功于当年的摩托罗拉总设计师马丁·库珀,而直到将近20年之后手机最具价值的一项附加服务短信才宣告诞生。1992年,Acision公司将首套ShortMessageServiceCentre(SMSC)短消息服务中心系统投向市场,而当初其设计目的则主要是为了调查和改善发展中手机市场的可靠性,随后挪威的本土电信Telenor公司成为了SMSC的第一家签约公司。

一开始的SMSCbox到如今的AcisionIPSMSC系统,Acision公司将短信息文字服务的单路理速度提升到了16,000条每秒,而其上限永无止境。基于对技术发展水平的预期,Acision公司未来的IMS-enabled平台将能为用户提供更高品质服务的同时降低费用支出,对市场来说这项技术的价值不可估量,SMSC的创新永远不会停止。

1992年,SMSC1。0版本只具备每秒钟处理10条短信的能力,直到1999年业内才算见到了第一套高速SMSC系统,Acision公司将其处理能力提升到了500条每秒,而最新的AcisionIPSMSC系统又将这一数字提升了32倍。

尽管移动市场发展飞速,不过短信仍然是其最重要的一项附加价值服务。据此前IDC公司统计,文字短信仍是亚太地区手机用户普及率最高的一项移动服务,即使在短信的发展中市场,例如西欧短信服务的使用率也达到了90%。

Acision公司的市场部经理StevenvanZanen表示:“短信对于这个星球上的几乎所有移动网络服务商的收入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短消息服务中心系统的15年发展历程中,短信取得了全面的成功。不过,我们的任务仍然没有完成,Acision将坚持对自己系统进一步提升,提供更新更尖端的技术以保持我们在这一行业15年来的领先地位。”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沃达丰的网络上通过电脑向手机发送成功,从而宣布手机短信诞生。至于中国的第一条短信诞生于何时何地已无从知晓,但据考证,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早在1994年就具备了短信功能,只是那时有手机的人根本不需要它罢了。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从1998年开始,移动、联通先后大范围拓展短信业务:2000年,中国手机短信息量突破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4年,数字飞涨到900亿条。

据工信部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8973。1亿条,同比增长仅2。1%,增幅为四年最低。两项数据对比可以发现,我国手机用户增速远大于短信业务,我国2012年短信均发送量实际下滑了9%左右。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亿户,其中短信业务用户达到7。6亿户,渗透率为68。8%,手机网民用户约为4。2亿,渗透率为38。2%。另一方面,在我国11亿手机用户中,腾讯微信用户超过3亿户,渗透率为27。3%。而在中国每10个手机网民中,就有超过7个为微信用户。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