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世界之最

中国上第一个裹小脚的女人 唐代的舞者窅娘

来源:网络

中国上第一个裹小脚的女人是谁?缠足是中国古代一种陋习,是指女性用布将双脚紧紧缠裹,使其脚畸形变小,以为美观。一般女性从四、五岁起便开始缠足,直到成年骨骼定型后方将布带解开,也有终身缠裹者。下面就跟若悠网小编一起具体看看中国上第一个裹小脚的女人等相关内容。

中国上第一个裹小脚的女人

窅娘(yǎoniáng)出身贫寒,她本为采莲女,十六岁被选入宫。据说是混血儿,有胡人血统,她的生母是唐末随西域使臣来江南经商的回鹘人后裔,后来嫁给了一个汉族乡绅。乡绅命逝,她与窅娘相依为命。进南唐宫,李煜单独召见,见其卷发、高鼻、浓眉、长睫,双目深凹而顾盼有情,为其取名“窅娘”。窅娘身轻如燕,擅长跳一种根据唐人王昌龄《采莲曲》意境改编的采莲舞,据说她跳舞时好像莲花凌波,俯仰摇曳之态优美动人。

窅娘仅在舞蹈时偶尔用帛包足,而且与宋代的缠足有本质不同。没有史料说明两者之间有嬗变关系。五代、南唐、窅娘都不是缠足的起源。在宋朝之前是没有缠足的。大量史料证据标明宋代出现缠足习俗。

人物生平

一次,李煜看窅娘跳舞,为她扮演的凌波仙子优美的舞姿着迷,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昌龄的《采莲曲》来: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李煜由此联想到南朝齐废帝萧宝卷和他的爱妃潘玉奴那桩风流韵事:潘玉奴因有着一双“柔弱无骨、状似春笋”的小脚而得萧宝卷宠幸。为了讨小美人欢心,萧宝卷专为潘玉奴建造了仙华、永寿、玉寿三座华丽的宫殿,壁嵌金珠,地铺白玉,又雕凿成莲花,饰以粉色美玉,令潘玉奴赤脚在其上翩翩起舞,他则在旁如痴如醉地欣赏,并不断地高声喝彩,赞曰“天外飞仙过,步步生莲花。”

李煜灵机一动,忽发奇想,他要使金莲花拔地而起。于是,他特谕工部,用黄金铸造了一座高六米的巨型莲台,让窅娘在高高的莲台上为其跳舞。

金陵城破,南唐国亡,窅娘依然随李煜到了汴京。史料记载:“窅娘白衣纱帽随行,后主宛转劝留,不听。”

窅娘,一个将情与舞、生与死完美结合、且上升到理论层面的中国古代女子中的“舞后”!

缠足争议

五代、南唐、窅娘都不是缠足的起源。南唐的窅娘仅在舞蹈时偶尔用帛包足,而且与宋代的缠足有本质不同。没有史料说明两者之间有嬗变关系。

宋朝以及以后的缠足不是源自五代南唐的窅娘。原因:一、在时间上是中断的,因为窅娘是在五代,当时没有引起人民效仿,北宋初年也没有发生缠足现象;二、窅娘是供人玩乐的舞女,地位低下,在当时的社会情形下,其所为不会被人效仿。《闻见近录》云:“宋神宗开颖邸,时近侍以弓样靴进,韩维曰:王安用舞靴。”可见当时社会对于舞女的贱视。三、南唐是被北宋所灭,李后主降宋,后被宋太宗毒死。这样一个身家性命都不能自保的亡国之君,其所为是北宋人不屑仿效的。四、窅娘缠足“屈上作新月状”,这种形状与宋代的“束足纤直”完全不同,又无史料说明两者之间有嬗变关系。五、窅娘缠足,只是在歌舞时偶加勒束,并非从小如此的永久行为,而且真正的缠足与舞蹈之道是相违背的。张邦基《墨庄漫录》中说“妇人缠足,始于近世。”从《墨庄漫录》记载的内容看,可以确定张邦基是两宋相交时期的人,书成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以后。北宋建立于公元960年,《墨庄漫录》成书年代在北宋成立后近二百年。因为尚无发现北宋初年有缠足,所以张邦基《墨庄漫录》中说“妇人缠足,始于近世”的近世是指北宋的某个时期,但不会是北宋之初。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