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世界之最

中国诗赋最多的皇帝 魏文帝曹丕诗约四十首 二十八篇赋作

来源:网络

中国诗赋最多的皇帝是谁?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与继室卞夫人的嫡长子(曹丕在曹操全部儿子中的排行不详,未载就是“次子”)。下面就跟若悠网小编一起具体看看中国诗赋最多的皇帝等相关内容。

中国诗赋最多的皇帝

文学成就

诗歌

曹丕是中国三国时代杰出的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现存诗约四十首。曹丕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据考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乌桓期间,采用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从“思妇”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流离的现状,表达出被迫分离的男女内心的怨愤和惆怅。全诗用词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被王夫之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曹丕的一些为后人称道的作品都在担任五官中郎将至魏太子期间所作,他的诗歌细腻清越,缠绵悱恻。

学者叶嘉莹在《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里,列举钟嵘《诗品》、刘勰《文心雕龙》和王夫之《姜斋诗话》对曹丕的评价。《诗品》将曹丕排在中品,认为他的诗不及弟弟曹植,原因是曹丕诗“率皆鄙直如偶语”(“偶语”,即两个普通人在讲话),反观曹植则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文心雕龙》(才略篇)说曹丕“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与曹植“思捷而才俊”不同,又谓“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世人都同情曹植的处境,曹丕是兄弟争位的胜方,人们也因此忽略他文章的美妙。明末清初,王夫之在《姜斋诗话》里直言:“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可谓为曹丕文学成就“平反”的宣言。叶嘉莹说,曹丕是一位“理性诗人”,有节制有反省,“以感与韵胜”。

散文

曹丕所作散文,据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录和魏宏灿《曹丕集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10第1版)比对参看所统,其中诏有七十五篇(包括残文)、书有三十七篇(包括残文)、令有二十六篇(包括残文)、论有六篇、策有四篇、序有四篇、表文有三篇、铭有三篇、连珠有三篇、策文二篇、议有一篇、教有一篇、诔有一篇、祝有一篇、制有一篇、其它类散文八篇,各体制的散文总数有一百七十六篇之多,可谓佳作甚多。曹丕在散文方面的成就可以说是诸体制全面、涉及面广、内容上有所拓展,作者将心绪与情愁,叙写于字里行间。同时能突破体制的束缚,泄情怀于笔端,散文中融入了作家细腻而敏感的心灵感悟,处处流露出语切情真、徘徊动情之语,常常能触动人心。故所以被裴松之誉为“美辞”之文,行情风格浓厚。

从题材和内容上来看这类书、论性类散文,涉及的题材丰富、所含事物面广。曹丕已经对传统题材进行了拓展的尝试,这是将书信体涉及的内容扩大的实证,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文人间互相赠答的风习,对了解当时文人们相互进行的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曹丕散文中有很强的文学批评意味,曹丕把对文学的看法积极的带入书信体中详加议论,这在以前是不多见的。同样曹丕对于政治主张与理想的表达,也深刻地反映在了他的散文作品内容之中。其中《又报吴主孙权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篇优秀的外交文书。此书作的措辞严厉,软硬兼施;政治要求与主张表达清晰、说理分明。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

曹丕的书、论性类散文,不仅涉及的题材丰富所含事物面广,而且在体现行情性方面也是情感充沛。曹丕的诗中所有的细腻与深情特点,同样用散文的形式行发出来。曹丕的书、论体散文,除具有情文并茂的特点之外。辞巧文妙也体现的很突出。

曹丕所创作的二十八篇赋作,其中有序者共有十六篇。从总体内容上来看以抒情和咏物为主,而体制方面一改汉大赋之鸿篇巨幅,成为短小精悼的行情小赋。其赋作内容以真情的笔触,触摸到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并将个体的喜怒哀乐带入行情小赋之中。

生活纪实:到建安时期,辞赋开始向短小化、行情化的潮流发展,其样式明显已经改变。铺排场面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反映社会实际,记录作者的亲身所见所闻所感。曹丕赋作品中有许多内容就是表达出了,时代的心声与个性化的追求及感受。曹丕的《校猎赋》是一篇很完整的赋作品,在其赋中曹丕运用笔墨不多,不过三百来字就将一次田猎盛况尽数描绘出来。

行写情怀:曹丕为情而造文,他的赋作品中充满了情志的行发,可谓是情贯赋篇。从行发情感的不同角度来看《寡妇赋》、《出妇赋》,更多地表达出作者对下层社会妇女哀悯同情的情怀。曹丕善写妇女题材的作品,其诗歌有《寡妇诗》与之赋作品皆有机行一致的情感行发。作者将寡妇孤独生活的现实写照,同一年四季景物变化的感受结合起来,景随情至般地衬托出寡妇无限的惆怅与哀情来。曹丕细腻婉转笔触,始终触碰到寡妇满腹伤感而无法释怀的无奈叹息上,同情怜个之情跃然纸上。

体物感物:曹操带曹丕、曹植等人登铜雀台游玩,期间命曹丕兄弟作同题赋各一篇,所以其弟曹植亦有同题之赋作。曹丕的《登台赋》是一篇歌咏铜雀台华美壮丽的小赋,这篇赋写的笔触清新细腻,在描写景色时做到了“写物图貌,蔚似雕画”(《文心雕龙·洽赋》)。从赋作体现出的情感色彩来看,洋溢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喜悦之情。作者用色彩鲜亮语言欢快的节奏,将所见阳春三月的美丽景色描摹出来,并将此时的喜悦心情与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的景致融为一体,流露出曹丕内心向往平静安宁的生活愿望,以及年轻向上奋发有为的情感。

曹丕的诗歌笔法影响着其赋的风貌,诗体之赋为其赋作品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标志性意义。

理论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写于曹丕为魏太子时,文中要点有:

①评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文风和得失,“建安七子”的说法来源于此;

②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认为作家的气质决定作品的风格;

③肯定文学的历史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称“他(曹丕)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教训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影响

曹丕是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对建安文学的精神架构起到关键作用,由此形成的“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①曹丕命令刘劭、王象、缪袭等人编纂中国第一部类书《皇览》,开官方组织编纂类书的先河;

②《典论·论文》开创了文学批评的风气,为中国文学批评之祖;

③其《燕歌行》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此对后世七言诗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