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世界之最

最早的无坐力炮 由美国海军少校戴维斯在1914年发明

来源:网络

最早的无坐力炮是什么样子?无后坐力炮是发射时炮身不后坐的火炮,主要用于直瞄打击装甲目标,压制,歼击有生力量和火器,在反坦克战史上曾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人戴维斯利用配重物平衡发射原理,发明了无坐力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1950年代,无坐力炮蓬勃发展,充满生机,各国军队装备数量很大,是当时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进入1970年代以后,由于装甲技术的发展和反坦克导弹的装备,无坐力炮的地位和作用日渐落后。下面就跟若悠网小编一起具体看看最早的无坐力炮等相关内容。

最早的无坐力炮

无坐力炮——名字是不是很有意思?其实无坐力炮是相对于普通的火炮来讲的,一般的普通火炮在发射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后坐力,使得炮身在发射后后退很远,这就会对发射的准确性和速度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人们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一直也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后来这个难题终于在1914年得到了解决,当时的美国海军少校戴维斯发明了一种无坐力炮,他把两颗弹尾相对的弹丸放在两端都开口的炮筒内发射,结果发现炮身就不会再后退了,发射的时候炮筒两端同时发力,炮筒前面发射出去的是真弹头,而炮弹后头出去的是假弹头,假弹头抵消了真弹头发射时的后坐力,致使炮身不会再向后退,并且提髙了发射的准确性和发射速度,提高了炮弹的发射效率。这种新炮一出现就立刻受到欢迎。后来经过很多次改造后很快在1941年的二战中广泛地被使用。

发射原理

无后坐力炮的装填方式非常类似于传统火炮。但是在开火时,发射药产生的气体中有相当一部分从火炮的后方溢出,从而产生一个接近于推动弹丸前进动量的反向动量。这样就使得火炮本身几乎不产生后坐力(当然发射时仍旧产生一定的后坐力)。这样就使得无后坐力炮不需要常规火炮所需的后坐缓冲装置,使无后坐力炮变得很轻便且易于使用。因此步兵也可以使用无后坐力炮发射大口径的炮弹。

研制历史

1879年,法国的德维尔将军等人发明了火炮的反后坐复进装置,但它并没有消除开炮时的后坐现象,只是使后坐炮身能够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并且它还会使炮架结构复杂,重量增加,机动性降低。

世界上第一门能够消除后坐现象的火炮是由美国海军少校戴维斯研制的。戴维斯的设计思想非常独特,他把两颗弹尾相对的弹丸放在一根两端开口的炮管内发射。射击时,向前射出的是真弹头,另一颗向后抛的是假弹丸──铅油质的配重体,使其作用力相互抵消,从而使炮射不发生后坐。抛射出的配重体散落在炮尾后不远的地方,射手避开了这个危险区就不会受伤害。戴维斯于1914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门无坐力炮人称“戴维斯炮”。

“戴维斯炮”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人们对它进行了改进和发展。1917年,俄国人梁布欣斯基取消了配重体,直接用向后喷出的火药气体来进行平衡。这样,抛射固体配重体的后半截炮管也就没有用了,使无坐力炮的炮管缩短了一半,此后,英国的库克和苏联的特罗菲莫夫、别尔卡洛夫、库尔契夫斯基(LeonidKurchevsky)等人对无坐力炮作了新的发展,在炮管的尾部安上喷管,使流过喷管的气体速度增大,从而减少喷出的气体量。1936年,梁布欣斯基研制出一种75.2毫米无坐力炮,这是世界上正式装备部队的第一种无坐力炮。无坐力炮的第一次实战应用是1939年—1940年的苏联─芬兰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年代,无坐力炮在各国军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改进。无坐力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伴随步兵作战。但后喷火焰大,易暴露。它主要用于近距离射击坦克等装甲目标。20世纪70年代以后,反坦克导弹和单兵火箭的发展,已大部分取代了无坐力炮的地位。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