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世界之最

世界最早的无线电通信机 波波夫发明的火花式电报机

来源:网络

世界最早的无线电通信机是什么样子?自赫兹的实验发表以后,人们就产生了制造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无线电通信机的思想,并做了大量的实验,结果都没有成功。直到1895年5月7日,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波波夫在俄国物理化学学会会议上第一次公开表演了他所发明的称之为“雷电指示器”的无线电接收机。第二年在同一学会的会议上又表演了距离为250米的无线电通信。接着,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将无线电通信付诸实用,并申请了专利权。下面就跟若悠网小编一起具体看看世界最早的无线电通信机等相关内容。

世界最早的无线电通信机

1820年,奥斯特发表了著名的奥斯特实验,第一次揭示了电流能够产生磁的物理现象。在此基础上,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到了1873年,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描述了电磁波的一些基本性能。1888年,赫兹成功地在导线中激起了高频振荡,并在导线周围测得了电磁场,从而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这一切都为无线电通信的发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波波夫发明这架最早的无线电通信机是利用火花放电来产生高频电磁振荡的,其原理图见上图(a)。按下电键K后,电池E供给的电流流过初级线圈T1,使铁芯C磁化而吸动衔铁B;于是初级电路断开,铁芯内磁通消失,衔铁B回到原位,初级电路重新接通。每次铁芯内磁通消失时,次级线圈T2中感应出很高的电势,使天线A和金属球M1充电,直至使两个金属球M1M2之间击穿时为止。这时天线A与地线G之间积累起来的相反电荷通过两球间的电离空气火花放电。这种火花放电具有高频振荡特性,振荡频率由天线和导线等的电感和电容量决定。这种高频阻尼振荡由天线A辐射到空间,这就是发射出去的无线电信号。波波夫发明的接收机原理图见上图(b)。无线电信号由天线接收进来,经金属检波器检波,继电器1和3配合动作,由小锤按高频信号电流的长短击振出长短不等的铃声,或由记录系统将信号用点、划的形式记录在纸条上。

波波夫发明的火花式电报机是世界上最早的无线电通信机。尽管它存在不少缺点,不能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产生电磁振荡,发送的信号十分简单,但它却开创了无线电技术的新时代,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这种电报机一直沿用到本世纪20年代以前,直到采用电子管后才被取代。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