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 澳大利亚大堡礁共有2011公里

来源:网络

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在哪里?大堡礁(英文:TheGreatBarrierReef),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半球,它纵贯于澳洲的东北沿海,北从托雷斯海峡,南到南回归线以南,绵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下面就跟若悠网小编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等相关内容。

规模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省对岸,是一处延绵2000多公里的地段,它纵贯蜿蜒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全长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南端最远离海岸242公里,北端离海岸仅16公里。在落潮时,部分珊瑚礁露出水面形成珊瑚岛。这里景色迷人、险峻莫测,水流异常复杂,生存着400余种不同类型的珊瑚礁,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这里有鱼类1500种,软体动物达4000余种,聚集的鸟类242种,并有着得天独厚的科学研究条件。这里还是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如儒艮和巨型绿龟)的栖息地。

它是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区,延伸于澳大利亚东北岸外,长逾2,000公里(1,250哩),距岸16~160公里(10~100哩),由数千个相互隔开的礁体组成。许多礁体在低潮时显露或稍被淹没,有的形成沙洲,有的环绕岛屿或镶附大陆岸边。是数百万年来由珊瑚虫的钙质硬壳与碎片堆积,并经珊瑚藻和群虫等生物遗体胶结而成。至少有350种色彩缤纷、形态多样的珊瑚,生长在浅个水大陆棚的温暖海水中。据钻探,礁体之下是早第三纪陆相堆积,说明该地区原先位于海面以上。自早中新世以来,陆地下沉,间有数次回升。在海底礁坡上有多级阶地,相当于更新世冰川引起的海面变动的停顿期。礁区海底地形复杂,有穿过礁区与现代河口相连的许多谷地,这是古代陆上侵蚀产物。礁区海水温度季节变化小,表面水温高21~38℃(70~100℉),向深处去温度变化不大。海水清澈,可清楚看到30米(100呎)深处的海底地形。礁区海洋生物丰富,有彩色斑斓、形状奇特的小鱼;还有宽1.2米、重90公斤的巨蛤和以珊瑚虫为食的海星。植物贫乏。养珠业发达,有对虾和扇贝繁殖区。大堡礁吸引著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北昆士兰岸外建有水下观测站。有从大陆海滨城市到大堡礁的航线。其他资源有石灰、石英砂。又发现石油,已开始测量和试钻。

形成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营造如此庞大工程的建筑师,是直径只有几毫米的腔肠动物珊瑚虫。珊瑚虫体态玲珑,色泽美丽,只能生活在全年水温保持在22-28摄氏度(℃)的水域,且水质必须洁净、透明度高。澳大利亚东北岸外大陆架海域正具备珊瑚虫繁衍生殖的理想条件。珊瑚虫以浮游生物为食,群体生活,能分泌出石灰质骨骼。老一代珊瑚虫死后留下遗骸,新一代继续发育繁衍,像树木抽枝发芽一样,向高处和两旁发展。如此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连同藻类、贝壳等海洋生物残骸胶结一起,堆积成一个个珊瑚礁体。珊瑚礁的建造过程十分缓慢,在最好的条件下,礁体每年不过增厚3-4厘米。有的礁岩厚度已达数百米,说明这些建筑师们在此己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同时也说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地区在地质史上曾经历过沉陷过程,使追求阳光和食物的珊瑚不断向上增长。在大堡礁,有350多种珊瑚,无论形状、大小、颜色都极不相同,有些非常微小,有的可宽达2米。珊瑚千姿百态,有扇形、半球形、鞭形、鹿角形、树木和花朵状的。珊瑚栖息的水域颜色从白、青到蓝靛,绚丽多彩.珊瑚也有淡粉红、深玫瑰红、鲜黄、蓝相绿色,异常鲜艳。

地质与地理

大堡礁为大分水岭地区的特殊景观之一。其北起荆棘岩礁(BrambleCay,大堡礁最北端的岛屿)与巴布亚新几内亚间的托雷斯海峡,南至伊丽特女士岛(LadyElliotIsland,大堡礁最南端的岛屿)与弗雷泽岛(FraserIsland)间的海峡。荆棘岩礁与伊丽特女士岛的直线距离为1915公里。其间900多座岛屿,约有600座大陆岛与300座珊瑚岛。

从新生代开始,原先与南极洲相连的澳大利亚大陆以每年7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因板块移动,澳大利亚东部经历了一段陆地抬昇的时期,在昆士兰内陆400公里处形成分水岭。另外,由于旺盛的火山活动而产生了层状火山、盾状火山及玄武岩流,其中一些坚硬的露头成为高岛(highislands,基本上为火山岛)。

在珊瑚海盆地形成后,珊瑚开始在此生长,但直到2500万年前,昆士兰北部仍处于温带水域,水温过低而不适合珊瑚生长。之后,昆士兰移动到热带水域,水温的上升及海水深度的变化都对珊瑚的生长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此时,珊瑚的直径每年可增加1~3厘米,高度每年可增加1~25厘米。但因珊瑚生长需要阳光,故只分布在水深150米内的水域内。

2400万年前,昆士兰到达热带水域,部分珊瑚开始生长,同时,河流对大分水岭山脉的侵蚀作用及堆积作用形成三角洲、远海沉积物及浊积岩,这对珊瑚的生长形成了不利的影响。1000万年前,海平面下降,这加强了堆积作用。同时,进入海中的砂石虽会阻碍珊瑚生长,但另一方面,砂石所堆积的地方也成为珊瑚生长的基底。另外,40万年前,进入间冰期,此区的海水温度上升了4℃左右。

环境破坏

气候变化、污染、棘冠海星和渔业是对大堡礁生态系统健康危害最大的因素。其它的威胁还有海运事故、油外泄和热带气旋。骨骼侵蚀带是一种发生在骨状珊瑚上的由原生动物Halofolliculinacorallasia引起的疾病,可以感染31种珊瑚。根据一项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自从1985年来,大堡礁已经因为上述危害因素损失了超过一半的珊瑚礁,其中三分之二的损失是发生在1998年以后。一份2016年三月的报告显示,因为海洋暖化引发第三次全球白化事件,导致中北部的珊瑚礁可能全数摧毁,占据大堡礁整体40%以上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