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世界之最

中国古琴十大名曲排行榜,潇湘水云第一,你听过吗?

来源:网络

古琴十大名曲大多来源于《神奇秘谱》,是从古代开始就广为人知的千古绝响,有的已经年久失传,不得原曲。古琴十大名曲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高山流水》,背后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也令人惋惜,相知可贵、知音难觅,且听且珍惜。下面就快和若悠网一起了解中国古琴十大名曲排行榜吧!

中国古琴十大名曲排行榜

《潇湘水云》、《广陵散》、《高山流水》、《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春白雪》、《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梅花三弄》、《醉渔唱晚》。

一、《潇湘水云》


潇湘水云是一首中国古琴曲,无射均(紧五弦)定弦。作者为南宋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及浙派古琴的创始人郭沔。当时元兵南侵入浙,郭沔移居湖南衡山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深感国事飘零,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借水光云影,以寄抑郁、眷念之情。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它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琴曲的内容据说是讲述战国时期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古时的《聂政刺韩傀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今所见《广陵散》谱重要者有三,以《神奇秘谱》古琴十大名曲的《广陵散》为最早,也较为完整,是今日经常演奏的版本。

三、《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相知可贵,知音难觅,后世分为《高山》、《流水》二曲。

四、《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名曲,现在的谱本有多种,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此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因此近几百年来在琴家中广为流传。

五、《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关于此曲的作者,有唐代陈子昂之说,宋代毛敏仲、田芝翁之说,又有说是明代朱权所作。因无可靠史料,很难证实究竟出自谁人之手。

六、《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中国琵琶十大名曲之一,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

七、《胡笳十八拍》


据传为蔡文姬作,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所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八、《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是目前所见的一首中国古琴歌曲。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九、《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相传原本是晋朝桓伊所作的一首笛曲,后来改编为古琴曲,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徵,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曲中泛奇曲调在不同的微位上重覆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十、《醉渔唱晚》


《醉渔唱晚》是唐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所作的琴曲,全曲描绘了渔翁豪放不羁的醉态,素材精炼,结构紧严,是一首精致的琴曲小品。目前流行的此曲,据说传自张孔山。音乐利用分节奏、滑音指法和音型的重复来表现豪放不羁的醉态。其中有着表现放声高歌的音调和类似摇橹声的音调。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