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世界之最

中国9大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景点排行 黄姚古镇的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

来源:网络

中国9大历史文化名镇,可是你知道这些景点的排名吗?很多好玩的旅游景点都在哪里?想要找到答案,还是跟着若悠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9大历史文化名镇旅游景点排行:

1、黄姚

2、崇武

3、同里

4、西递

5、安昌

6、阆中古城韵味横溢

7、乌江明珠古镇龚滩

8、榆林

9、青岩

黄姚,一本千年诗集

黄姚古镇的建筑大都是明清时期的,石板街和古老的店铺保存完好,尽管许多已经空置,雕栏、门楣色彩不再鲜艳,但还是依稀能感受到旧时的熙攘和繁华。古镇现存11座宗祠,古家祠、吴家祠、梁家祠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盘道石鱼”,是一条两尺长的石鱼在街中心露出石板,也算是古镇的一个小景。“仙人古井”分作饮用、洗菜和洗衣3部分,至今仍在使用。这里每天早上都聚集了很多用水妇人,非常热闹。古戏台分前后台两部分,前后台间修了板屏,前有朱漆的木栏杆,天花板上彩绘着各种花草虫蝶,台基全用大青石板砌成。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古戏台唱大戏。

黄姚的古榕很多,在村内处处可见,这些古榕经历了千年的沧桑,见证着黄姚的历史。据说每棵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呢!黄姚是宁静的,碧波荡漾的小河,寂寥而悠长的街巷,院落古韵犹存,人们和蔼可亲。在这里,仿如远离尘嚣。镇内石板古街、小桥流水,都会让你迷恋、陶醉,使您不愿离开。在这里,你可以慢慢地体会黄姚的古朴、清凉,也可以用心体会古镇的岁月悠长,感受历史的久远。黄姚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不是一天就可以玩下来的,也不是住一晚上就可以感觉到的,需要花点时间去体会。这里民风淳朴,古意浓浓,逗留在此,让人感觉不到时间在流逝。

崇武,惠安女的家

崇武,是先从知道美丽的惠安女开始的。黄斗笠、花头巾、银腰带、短上衣、宽筒裤的惠安女担着沉重的担子在海边堤岸上行走的画面,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见过的人难以忘怀。

崇武的惠安女大多住在崇武的大祚、小祚和东岭一带。她们是汉族,却保留着与其他汉族完全不同的服饰与风俗,这不得不令人称奇。

走在崇武的大街上,如果你看到惠安女在干着粗活、重活,而她们的丈夫却在看店带孩子,那么,你一定不要吃惊。因为,这是那里的风俗。不但如此,惠安女在结婚后也不入住夫家,而是仍然住在娘家,直到生了孩子,才跟丈夫搬到一起。

现在,大祚和崇武古城之间有班车相通,交通便利。因此,惠安女又多了一项开“摩的”的工作。崇武建城的历史,算起来也有600多年了。崇武古城因为处在海边,因此,它全部是用白色花岗岩垒成的。城内的十字大街相接4个城门,而城门外就是海湾。全城可称得上是一座可攻可守的战略防御体系。城内的每一座建筑,无论民宅还是寺庙,则都是这军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崇武非常美丽,在它的海岸线上,分布着12个妩媚动人的金沙海滩,岩石礁屿形态各异,在傍晚的落日余晖中,意境尤为深远。所以,我认为,傍晚时分,是在崇武吹海风赏美景的最佳时间。

同里,江南小家碧玉

同里古镇的民居不少,虽不像周庄全部沿河而建,却给人空间感。这里的河道更为开阔,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在同里最为出名的是“一园、两堂、三桥”,都是古色古香的造型。一园是江南名园退思园,此园在不大的面积里精巧安排,使得小小的园林给人一种移步换景千变万化的感觉。两堂指的是崇本堂、嘉荫堂。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

同里的民居、园林都很好看,不过我在同里最偏爱的莫过于桥了。同里处于五湖环抱之中,镇内街巷逶迤,河道纵横,因而也就留下了众多的建于各个年代的古桥。在古镇,最古老的桥是思本桥。它建于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虽经风雨侵袭,至今仍岿然不动,跨越在川清水秀的河港上。桥名“思本”,乃取“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之意。

在同里,最小的桥该是坐落在环翠山庄荷花池上的独步桥。此桥桥面总长不满五尺,宽不过三尺,两人相遇需侧身而过,单孔拱形,小巧玲珑,堪称一绝。而最能反映同里人勤奋好学的桥,则莫过于普安桥,又称小东溪桥。初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年),在其西侧石壁上,刻着一副十分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一泓月色含规影”,下联为“两岸书声接榜歌”。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是富观桥。在此桥的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龙”的石雕。

乌金桥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那一年古镇百姓为迎接太平军,一夜之间修建了此桥。桥面中心方石上特意刻了一幅“马上报喜”图,以预祝太平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古镇最有名的当然是前面提到的“三桥”,三桥位于镇中心,呈三足鼎立的姿态伫立在三条小河的交汇处,碧水映古桥,绿树藏娇影,很是一片迷人的景色,“走三桥”则是同里古老的民间风俗。同里除了造型不同的各种古桥吸引着游人,还有各式各样的河桥让前来古镇的人大开眼界。所谓河桥,北方人称之为水码头,南方人叫它河埠头、河桥头。同里是水乡,镇区河道总长5公里多,是典型的家家临水、户户通舟的水乡古镇。

西递,明清民居博物馆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20世纪初,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趋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西递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村四面环山,两条清泉穿村而过。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村头有座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了儒学向建筑的渗透。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大夫第"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六个大字"有趣的是,近人多将此楼当作古装戏中小姐择婿"热抛绣球"所在,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此外,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这些建筑和物件都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原有风貌,向人们展示着旧日的繁华,整个村落的整体轮廓与所在地形、地貌、山水等自然风光和谐统一,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体现出皖南古村落的特有风貌。

安昌,绍兴师爷的荟萃地

沿河而筑的长街,一路铺陈的廊棚,传统特色的店铺作坊,古老凝重的台门,逼仄幽深的小弄,三五相间的河埠,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间或有“月腊肠、扯白糖”的吆喝在耳边响着,明清时期盛极一时的安昌“绍兴师爷”群落,更使这里浸淫着一股深厚的书香。位于绍兴西北的安昌,素有“金柯桥银安昌”的美誉。

如果说“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是安昌独特水乡景观的形象描绘,那么“社戏锣鼓伴月升,腊肠香味随风飘”则是安昌浓郁风情的具体写照。安昌古镇延续了绍兴百年来的民风习俗,今年的安昌腊月风情节已是第4届,逛逛老街,坐乌篷船游古镇,看各式石桥、青石小弄。老街东市段更是民俗风味集中之地,可观看当地人在箍桶、竹编、打铁、纳鞋、挑花边、纺棉花.....更不要错过热闹的社戏,喜庆的船头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穿梭的乌篷小船和搡年糕、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迎接新年的习俗,说不定还能碰上水乡婚礼。

除了“闹腊月”,其余时间的安昌更多呈现出一种水乡小镇惯有的淡泊甚至冷清,使你在悠然和闲适里,清晰地触摸到一种熟稔的亲切平和,浓浓地体验着一种温暖的真实平常。尤其是杏花三月,春雨绵绵的老街韵味无穷,阳光灿烂的早晨别忘了去泡福安居茶馆,老虎天窗斜射下来的金光将一个带毡帽的老头子罩住。当明亮而慵懒的阳光透过廊棚将斑驳的石板照得清晰光洁,蹲在河埠与乌篷船老大共咂一碗黄酒,或索性什么也不做,静静地坐在廊棚下任过往行人三三两两从身边走过,听家居妇女东家长西家短地闲聊。

阆中古城韵味横溢

阆中,一座独具魅力的旅游城。早在1300多年前,阆中就是着名的旅游胜地,有“阆苑仙境”、“阆州天下胜”之誉。源远流长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阆中古城韵味横溢多珍贵的文化遗迹,构成了阆中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徜徉在阆中古城,最令游客称奇的是那些纵横勾连的肥肥瘦瘦、长长短短,犹如长短句一般的古街、古院、古屋以及点缀着沧桑之意的古树,繁复中见别致,玲珑中显精巧,堪称我国建筑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乌江明珠古镇龚滩

坐落在“乌江百里画廊”中的龚滩是重庆崇山峻岭中保存完好的一座千年古镇。据记载,龚滩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三国时涪陵郡汉复县就设于此,巴人与土着居民世代在此生息劳作。龚滩地处重庆酉阳西部,阿蓬江与乌江交汇于龚滩。乌江西岸是一面如刀凿斧劈般的悬崖,悬崖下奔流着湍急的乌江水。龚滩则在乌江东岸,沿江一排错落有致的吊脚楼,顽强地撑起居民的生活,也撑起了一个完整的古镇。

到龚滩,首先得把那条长约1.5千米的老街走上几遍,一家连着一家,全部是土家族特有的吊脚楼。你可以和见到的每个人聊天,也可以走进豆花轩里吃点家常豆花饭或山珍炖肉,或是站在镇头的树下,听听乌江奔腾的浪涛声。清早坐上班船去阿蓬江看廊桥和大石磨(直径两米的水磨,世所罕见),顺便在阿蓬江绿得妖媚的水边沉醉一回。如果有时间,还可以继续沿江而上,乌江百里画廊最美丽的河段将次第展开……

榆林,大漠中的古镇

榆林,又称驼城,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接地带,地域广阔,地貌独特,既有高山流水,又有大漠沙海。长城沿线,林草葱绿,牛羊成群,牧歌悠扬,丘岭沟壑,梯田层层,花果满山,堪称"塞上江南"。晋陕峡谷,黄河涛声,形成了绚丽多姿的特异景观。

榆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六千年前后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遍布无定河两岸。万里长城蜿蜒横贯榆林700余公里,高耸在榆林城北的镇北台是长城线上最大的峰火台。神木县杨家城是宋代杨家将镇守过的古麟州,米脂县的盘龙山是闯王李自成的行宫。还有统万城、佳县白云山庙、神木县二郎山,以及榆林古城、书法宝库红石峡摩崖石刻等重要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优美的神木县红碱淖……。榆林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和刘志丹、谢子长等在这里留下了不朽功业和光辉足迹。

悠悠古镇--青岩

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的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这是贵州非常着名的文化古镇之一,游客来到这里,立即就会感悟到悠悠古韵。

青岩古镇历史悠久,自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设青岩堡至今已有600多年了。明初,中央王朝为了控制西南边陲,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贵(阳)番(定番,今惠水县)主驿道之中段,在驿道上设传递公文日"铺"和传递军情的"塘"。驻军于双狮峰下驿道旁建屯,史称"青岩屯"。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派30尢大军远征滇黔,大批军队进入黔中腹地后驻下屯田,"屯"逐渐发展成军民同驻的村寨,"青岩屯"演变为"青岩堡"。天启四年至七年(公元1624-1627年)时领青岩土守备,领72寨,控制八番十二司的班麟贵在离青岩堡约1公里的"四只把"坡(地名)建土城,时人称为"王城"音译汉语为"兵城"或"营盘"之意,这是今青岩城的雏形。土城居高踞险,原青岩堡内寨民为避兵祸,多搬入土城居住,使土城渐具规模,成了南下定番(今惠水),此上贵阳,西入平坝(县),东走龙里(县)的十字交通要寨。经数百年历史沧桑,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而至石砌城墙、石砌街巷。于今青岩城成了一卒座明清风格的文化古镇。

作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古镇,青岩的文物点多达百处,其中23处已收入<<中国文物地图集.贵州分册>>。在那亘古不变的狮子山下,古镇胜迹随处可见。交错密布于镇内的明清古建筑,计有九寺、八庙、五阁、三洞、二祠、一宫、一院等共37处,其中8座石碑坊现存3坊。这些古建筑都是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佳作,如慈云寺的石雕、寿佛寺的木雕艺术均----仅见的精品。寺庙、楼阁无不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虽年久失修,大部分仍风韵犹存。青岩镇的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至今仍存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陈旧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总给人以悠悠古韵。新建的古镇商业街更使古镇遗风韵味得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