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立秋的养生之道

来源:网络

立秋不适宜大补特补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纳呆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是不是就该大补特补呢?什么时候是最适合补?专家说:立秋不宜特补,立秋前后适合吃一些祛湿的食物。从中医的观点来讲,夏季养气,冬季养阴,夏季比较适宜进补。

立秋虽然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立秋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还是较高,空气的湿度也还很大,人们会有闷热潮湿的感觉。再加上人们在夏季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的胃肠不能一下子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初秋进补宜清补而不宜过于滋腻。

此时不妨适当多喝点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等食物。对于一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朋友而言,此时一定要与滋腻的养阴之品如鹿角胶、阿胶等“划清界限”,否则,非常容易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脾胃虚弱者若适当多喝点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薏米粥、扁豆粥则对身体大有裨益。

立秋到,饮食要注意及时调整

从中医角度讲,暑热伤阴又伤气,容易导致气阴两虚;从西医的角度讲,天气热,汗多,容易导致缺水,乏力,口渴。暑热伤阴,适合用一些滋阴的药材,例如:麦冬、人参、生地黄;暑热伤气,适合用党参、北芪、白术、茯苓、薏米等健脾祛湿的药材。日常饮食中,菜心是众多蔬菜中的首选,菜心具有清热、开胃、祛湿的功效。另外,特别指出,人每天要喝尽3000毫升的水,2000毫升的水只能维持最低的需求。

为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热量的摄取大于散发,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所以肥胖者更应注意减肥,应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红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此外,对于普通人,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要多吃些苹果、葡萄、山楂、柚子等偏酸、多汁的水果,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有疗效。

立秋节气小孩易感冒发烧 要注意饮食起居

立秋到,天气逐渐凉爽,各类“秋季病”开始“骚扰”市民。经过长期高温的袭击,人体的免疫力已经下降。专家解释:大气相交,季节变化,势必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从中医来讲,小孩是幼阳之体,易寒易热,容易受外因的侵蚀,从而导致感冒、咳嗽、发烧。因而,小儿要注意饮食起居,尤其是睡眠,无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睡眠都要放在第一位。

如果孩子有感冒发热症状,应及时服用柴胡滴丸等药品。柴胡滴丸能迅速退烧,由于是滴丸剂型,药物可经口腔粘膜直接吸收,能快速起效。

另外,初秋之际,千万要注意不要贪凉,不要猛吹空调,在树荫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不宜过长,睡眠时不要开电扇对吹。应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千万不要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以免雪上加霜。

立秋期间易患咽喉炎 预防是关键

立秋了,年轻人成了咽喉炎发作的主力军,大多是受凉引起的咽部红肿。年轻人该如何预防咽喉炎的发生?专家认为:水的缺乏,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都是咽喉炎发病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与睡眠都是息息相关的。年轻人工作大多处于空调环境下,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长期精神紧张、身心疲劳,会使身体免疫力降低,易患咽喉炎。

从气候上来看,立秋风干物燥,温度也逐渐降低,一旦劳累过度,容易诱发咽喉炎或是使本来已全逾的咽喉炎复发。因此,年轻人要做好咽喉炎的预防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充足睡眠,积极防治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过冷、过烫、油炸、腌制等刺激食物,可适当多吃些清热降火、润肺利咽的食物,如苋菜、百合、海带、白萝卜、芝麻、猕猴桃、无花果、柠檬、柑橘、菠萝、生梨、荸荠、苹果、甘蔗等,以及富含蛋白质和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鱼、牛奶、豆类、动物肝脏、瘦肉等。

红眼病是立秋节气的高发病,要注意个人卫生

随着8月份“秋老虎”的到来,天气将仍保持高温、炎热和干燥的特点,这一季节,除了常规的肠道、乙脑等传染病外,“红眼病”也是一个高发的病,我们该如何预防呢?专家认为:夏末秋初,季节相交,热还是当先,病毒肆虐,细菌感染时常发生,加上睡眠不够,容易患红眼病。

居住条件拥挤、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都会加速该病传播。为此,市民应严格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搞好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

2.急性期患者需隔离,以避免传染,防止流行。

3.严格消毒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使用过的医疗器皿。

4.一眼患病时应防止另一只眼睛感染。

5.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后,必须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立秋前后,过敏症不容忽视

立秋湿度较小、浮尘较多,花草树木开始了新一轮的新陈代谢。过敏原的增加,使具有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出现过敏症,哪些过敏症我们要警惕?有什么方法能防治这些过敏症?专家言:从中医来讲,立秋前后发生的疾病要属“秋燥”居首位,咳嗽,外感也时常发生。但是,这个时候也是过敏症的高发期,不容忽视。

立秋前后的过敏症多由花粉、尘螨及霉菌引起,可导致过敏性眼结膜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以及过敏性哮喘。因此,有过敏史的人应提早预防,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其次可以进行脱敏治疗;再次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最后要增强体质。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