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秋季养生区分“秋燥”和“干燥”

来源:网络

■秋燥表现为口干舌燥鼻出血

天气变凉爽了总觉得浑身不舒坦;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股似烟一般的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有少量的黏液痰,却总是咳而不爽;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这些症状都是秋燥症的表现。

现代医学认为,秋燥与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中医认为,燥是无形之邪,凡体质属阴虚、气虚的人,容易产生虚热,热易伤津。

■干燥综合征是自身免疫缺陷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主要侵犯外分泌腺,包括泪腺及唾液腺等,引起眼干口燥。临床上病人出现唾液及泪液分泌减少,表现为眼及口的干燥。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腺体外的脏器如呼吸道、消化道、肾脏、肌肉、关节和血管等均可以受到累及,造成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如果因唾液腺病变而出现口干、多发性龋齿、腮腺炎等症状者,称为口干燥症;因泪腺受累使泪腺分泌的黏蛋白减少,从而出现眼干涩、异物感、少泪等症状,称为眼干燥症,即干燥性角、结膜炎。

干燥综合征可单独存在,也可发生于另一种诊断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前者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后者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因此,对有干燥症状的人,判断是否患有干燥综合征,还要检查其有无自身免疫性缺陷,或合并其他系统性全身免疫性疾病,以明确是秋燥还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秋燥以补水为主,辅以食疗

秋燥预防,应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首先,秋季要注意补水。秋季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秋季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烈性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之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也可以用麦冬煎水代茶饮用。麦冬甘寒,有养阴润肺的功效,是预防秋燥的保健饮品。

预防秋燥,平时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经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做深呼吸吐故纳新,以收敛“神气”,使肺气不受燥邪的损害。

■干燥综合征要注意防护

患者除需专科治疗,因泪液分泌少,平时需戴防护镜,避光避风,保持室内湿润;因唾液分泌少,保护牙齿需用有益牙膏、饭后漱口,牙周炎、口腔有霉菌应及时治疗。患干燥综合征不论何处就医,都应主动告知,防止手术中、术后因气道干燥、黏液堵塞而发生意外。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