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秋冬洗澡过勤或破坏皮肤角质加重干燥

来源:网络

随着几股冷空气南下,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冬时节。一到这个季节,空气中水分减少,易生“燥”,不仅皮肤皲裂,还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症状。中医专家建议,除燥要注意饮食、起居、精神和运动等各方面。

饮食润燥忌乱补

秋冬季节,很多人感到燥热,身体也有种种不适,例如干咳、心神不宁等等。中医专家表示,应多吃些养阴清燥、排毒润肺的食物,适当进行饮食调理。比如:梨、甘蔗、银耳、菊花、鸭肉、兔肉、莲藕、杏仁、百合、猪肺、柿饼、枇杷、荸荠、葡萄等。

中医历来讲究药食同源,此时吃点糯米百合甜杏粥,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吃点莲子糕有补肾、健脾、抗衰老作用;吃点冰糖银耳羹可以润肺止咳、生津养阴、健脑防衰的作用;吃点白糖蒸山药可以补中益气,益五脏,强筋骨;喝点乌龙蜜茶,可以通水利尿、润燥生津。

专家指出,秋冬适当进补,确能恢复和调节各脏器机能,达到养生目的。但是,若乱补、猛补、急补,则可能事与愿违。因此,脾虚者、胃火旺盛者以及老年人和儿童,进补前先调理胃肠,根据自己的体质,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进补。

起居保湿应有法

我国北方开始送暖气了。屋里暖和了,各种问题也来了。换衣服的时候,总会有噼里啪啦的电光火花闪过;一些老年人睡在暖和的被窝时,总感觉身上又痒又扎;洗澡过勤的人,浑身长满了“鱼鳞”;年轻姑娘大量喝水,又涂保湿品,但肌肤状态依然不尽如人意。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专家说,秋冬天干物燥,皮肤也变得干燥起来,这是自然规律。此时,人们应顺其自然,生活起居中要防燥,但注意适度。如果洗澡过勤,将皮肤角质层伤害,其保护皮肤的作用就会失去,皮肤细胞内的水分更容易蒸发掉,皮肤就会干燥。如果保湿不得法,只会加重干燥。

专家建议,秋冬季节一周洗1~2次为宜,老年人皮肤瘙痒,可适当在皮肤上涂上一些润肤剂,如果病情加重,应去医院诊治。保养皮肤,也一定要注意方法。面部分泌物多者,不宜过度使用油脂类化妆品,否则会诱发痘痘;敏感肌肤者,不宜再刺激皮肤;夜间护理不如清晨保养效果好,早晨8点保湿最有效。

情绪烦躁宜收敛

秋冬天气较燥,燥容易化火,所以人也就容易发脾气。再加上工作压力大,人容易烦躁、动怒。专家分析,随着秋冬时节阳光照射逐渐减少,人体生理节律出现紊乱,内分泌失调,抑郁症高发,此时人们要顺应秋冬收敛特点,注意情绪调节。

专家指出,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时刻保持胸襟宽阔,乐观豁达。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多到大自然里晒太阳,减轻或消除抑郁情绪;自我放松,如打哈欠、伸懒腰、深呼吸,可以平抚情绪、安定心神,能有效帮助睡眠。

专家说,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可以避免抑郁情绪的发生。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应及时求助心理医生。

运动除燥巧安排

运动也能除燥?有不少人对此表示质疑。其实,合理安排运动,会带来不一样的除燥效果。

王女士自从练瑜伽以来,人精神了,脸红润了,原来大便干燥的症状不见了。专家分析,瑜伽能够调畅身体气机,每个月练一次,不仅排毒保健,缓解肌肤的干燥现象,还能预防便秘。

而张先生没有安排好自己的运动,反而上火了。这是因为他没有节制地跑步,大汗淋漓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又去练网球,结果皮肤干裂、口干舌燥。

专家提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时间和运动量,如爬楼梯、打球、散步、跳舞、打太极拳等。适当让自己出汗,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防止皮肤干燥,还能使人放松心情;每天步行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星期步行3~4次。这样,既养生又经济。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