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立春到养生防病正当时

来源:网络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将是您健康一整年的美好开端。

依照中医的观点,天人合一,人体只有及时顺应天时的变化,才能长久地保持健康。而在四季之中,气候变化无常的当属春季了。因此,人体养生一定要注意从春季开始。

春季着装乍暖还寒须保暖

中国有一句养生谚语“春捂秋冻”,说的是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预防倒春寒。春季多风,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所以春季养生一定要掌握这些特点,顺应春令舒畅生发之气。

特别要注意衣着的适宜,使机体对寒热转变有一个积极的适应性调节。一般来说,转春时常有寒冷气候的反复,衣服要渐渐减少,穿着宜偏暖些。对调节能力较差的孩子、老人或体质较弱者来说,而应根据气候寒热变化,随时添减衣服。

国外一系列试验表明,在寒冷的室内静止不动,可使老年人血压明显升高,并能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在气温低于12℃的房间里静坐不动,会明显增加循环系统的负担。低温使老年人血压升高的原因是“冷加压”的作用。老年人体内产热本领较低,且循环系统已不像年轻人那样正常,故容易受“倒春寒”的刺激。专家提醒,倒春寒时,老年人要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外出戴上帽子减少头部血管受到冷空气的刺激。高血压病人要注意正规持续用药。

另外,一些年轻姑娘由于爱美,往往在早春就穿起了裙子,这样对身体不利。一般来说,妇女膝关节对冷空气的袭击较为敏感。易发生局部麻木、酸痛等症状。久之会引起风湿性关节炎。据报道,突尼斯的妇女喜欢一年四季穿裙子,即使寒风刺激的冬季也是如此。然而患风湿性关节炎的妇女也特别多,约占妇女总数的70%。

春季食疗以养肝护肝为先

祖国中医学认为:肝脏与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也更活跃。因此,初春养生以养肝护肝为先。

下面简介几种养肝护肝的方法:

多喝水———防止毒素损害肝脏

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饮食平衡———保障肝脏功能正常

不要暴饮暴食或常饥饿,这种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所以,春季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少饮酒———利于肝脏阳气升发

初春时节,寒气较盛,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但不能贪杯过量,要知道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多饮会伤肝。据医学研究表明,体重60公斤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谢60克酒精,若超过限量,就会影响肝脏健康,甚至造成酒精中毒,危及生命。

乐观开朗———肝气顺调心情舒畅

乐观使人健康。由于肝喜疏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

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如果违反这一自然规律,就会伤及肝气,久之,易导致肝病。

春季起居决战春困有秘笈

春光明媚之际是运动养生的好时节。老年人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在保证6-8小时睡眠的情况下,应到室外活动,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根据体质状况和天气情况,还可结伴春游,不但能增添生活乐趣,增强身体素质,而且能提高大脑神经的调节功能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以抵抗和减弱“春困”等不适。

不能起居无常,或彻夜“围城”、“拱猪”、“拖拉机”,或通宵泡吧、派对、看电视。起居无常,会引起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紊乱,轻则精神萎靡,甚或旧病复发、新病缠身。常言说“早睡早起身体好”还是很有道理的。

一进了春天,人就特别容易犯困,睡觉睡不醒,工作也没精神,老人说这叫“春困”。到底为什么会出现春困?我们怎么做才能远离它呢?

其实春困不是病,而是自然气候变化、气温回升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生理现象。在这种环境下,人体各个部位的血管是扩张的,大脑的供血相对情况下是比较少的,这个情况人就容易产生困乏。面对着春季气温的迅速地升高,人体的阳气生发有一个过程,显得相对不足,这时候人就感到困乏。

还有,在冬季里,因为紫外线及阳光照射不足,机体内缺少足够的维生素D,使得机体的免疫力和工作能力降低了许多。加上维生素摄入也少,所以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身体功能大多处于半昏睡状态。

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时左右就足够了,过长的睡眠时间改变了睡眠和觉醒的正常周期,使人体生物钟的节律紊乱,使大脑长期处于抑制状态。同时,也会使大脑司管睡眠的细胞疲劳,醒后会感觉头昏、不适。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感觉越睡越困的原因。

那么究竟有什么样的办法来赶走你身上的瞌睡虫呢?今天向您推荐六大绝招:

决战春困绝招一:活动肢体

当困意袭来时,您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起身活动一下肢体,因为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会使循环血量减少,使大脑及内脏器官的功能受到限制,从而产生疲劳。适时的活动可以舒筋活血,通利关节,使大脑兴奋起来。

决战春困绝招二:视觉刺激

走出室外,到郊外、湖畔、山巅,举目眺望。如果长期在室内,也可在室内添置一些色彩艳丽并富有生机的饰物以及花草;良好的视觉刺激,有利于消除春困。

决战春困绝招三:触觉刺激

困倦思睡时,用具有芳香气味的牙膏刷牙漱口,并用冷水洗脸,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从而达到消解春困的目的。不过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用热水洗脸,这样既卫生又解困。

决战春困绝招四:味觉刺激

瞌睡时吃点苦酸麻辣的食品,亦可泡杯浓茶或咖啡,以解困意。

决战春困绝招五:听觉刺激

困倦时,常听些曲调优美明快、有激励振奋人心作用的音乐或歌曲,以愉悦身心,或者欣赏一些相声、小品、笑话及喜剧影视,在获得欢笑中,兴奋神经,驱除困意。

决战春困绝招六:嗅觉刺激

困倦时,可闻闻风油精、清凉油、花露水以及点燃的卫生香味道,可驱除困意,振作精神。如果能因地制宜,在居室、阳台或庭院中种养一些有芳香味又可提神的时令花草,对缓解乏意也有益处。

怎么样,有了这几样独门绝招,对付春困是不是已经初见成效了呢?

春季踏青小心提防“两把刀”

春游,古称踏青,是一种传统的文体活动。能使人心胸开阔,疲劳消除,精神振奋,还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加强心肺的功能,可降低血脂、血压、防治心血管病。因而,春游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

春光虽然明媚,却暗藏着“小李飞刀”式的杀机。

第一把飞刀———花粉,这些植物的花粉一旦随风吻上旅游者的脸,转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旅游者立马从眼角鼻子到全身都能“痒”出一个个喷嚏来,一次旅游可能导致一次感冒。

第二把刀———面瘫,春天是易发面瘫的季节,而造成旅游者面瘫的罪魁祸首即是羞羞答答温温柔柔的春风。旅游者长期出门在外,脸部暴露在风中,极易被风所寒,致使全身经络阻滞,终至眼斜口歪惨不忍睹的镜头出现。

尽管春风常常是暗藏杀机,可是倘若旅游者早做防范,与那些“婀娜多姿,随风而飘”的花朵儿保持眼看手不动的距离;倘若旅游者一改动不动就“迎风而立,逆风飞扬”,那春风的妩媚也就不再是一把又一把“剪刀”了。

由此可想而知,春天里旅游者出外旅游与大自然沟通的过程,不仅是个与大自然相互亲热、回归大自然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相互理解、相互感悟的过程。科学早已证明,大自然中的任何一草一木都会对人所赋予它的不同情绪,相应作出喜怒哀乐的反应。如是,身为一个旅游者,岂能对自己所面对的大自然属性不闻不问不知。春天里出门旅游,只要你能将自身的需求与自然的属性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大自然才有可能回报你快乐。

春季健身坚持锻炼六不宜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许多年轻人喜欢锻炼的季节,但春季锻炼要注意以下六点——

锻炼不宜骤然进行:锻炼前应先做些简单的四肢运动,以防韧带和肌肉扭伤。

雾天不宜进行锻炼:雾珠中含有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锻炼时由于呼吸量增加,肺内势必会吸进更多的有害物质。

锻炼时不宜用嘴呼吸:锻炼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因鼻子里有很多毛,它能滤清空气,使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病菌的侵害。

锻炼时不宜忽视保暖:开始锻炼时不应立即脱掉外衣,等身体微热后再逐渐减衣,锻炼结束时,应擦净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着凉。

不宜空腹进行锻炼:清晨除了血糖偏低外,人体血液黏滞,加上气温低、血管收缩等因素,若空腹锻炼就可能使人因低血糖和心脏疾病而猝死。

不宜早起外出锻炼:清晨空气并不新鲜,只有下午4时左右的空气才富含氧气负离子,那种闻鸡起舞的观念应予更新。

春季护肤远离三大皮肤病

春季,皮肤大敌一般有三种:病毒性疾病造成的皮肤问题,过敏和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冬季延续症

春季虽然来到,但是,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干燥气候的挑战,一些瘙痒病人在初春也不会好转,特别是老年人,由于他们皮肤分泌油脂等保护物质的机能减退,所以更容易发病。

皮肤最外面是角质层,如果角质层受伤,那么它保护皮肤的作用就会失去,细胞内的水分容易蒸发掉,皮肤就会更为干燥。所以即使瘙痒程度加剧了,也不能使劲抓挠,因为把皮肤抓破了会对皮肤造成更大的伤害,细菌容易进入皮肤引起皮肤发炎、溃烂,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浸了凉水的毛巾冷敷来化解瘙痒。

应对春季皮肤瘙痒,首先应该选择质地柔软宽松的棉织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不要每天用强力的浴液或肥皂使劲擦洗,洗澡太勤只会使皮脂减少更为加剧,刺激皮肤更加瘙痒。洗澡时,水温应在24℃至29℃。水温过高,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扩张,会给皮肤带来损伤。洗澡后应该经常搽凡士林之类的滋润性护肤品,以锁住皮肤表面水分,缓解干燥瘙痒;另外,应该少吃牛羊肉和葱、蒜等辛辣刺激的食品,同时少喝酒、抽烟。如果自己调整后皮肤干燥瘙痒程度仍然没有缓解的话,最好还是请医生对症下药。

病毒性疾病:当心风疹麻疹

春天是孩子容易被风疹、麻疹病毒侵害的季节,这些疾病原属于传染病,但由于会出现皮疹等反应,一些年轻的父母分不清楚,也会到皮肤科求诊。对于这类疾病,家长最应该注意的是隔离。如果在幼儿园或学校发生了麻疹、风疹,应该让健康的孩子尽快和病儿隔离。

过敏性皮肤:离开过敏源

春天是气候转换的季节,由于空气中散布的细菌孢子和花粉等致敏物质,一些有过敏性皮肤的人在接触了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物质后,皮肤会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出现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因为这些问题到皮肤科门诊来求治的病人也不少。

减少过敏先要离开过敏源,皮肤敏感的人户外活动时要比一般人更小心,免得面部皮肤沾到花粉等物质。

春季防病保护好易感人群

专家提醒大家,春季传染病种类多,危害大,要提高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的意识,积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控制的措施。

预防春季传染病首先是保护好易感人群。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管理好动物传染源,对宠物狗、猫及各种家畜接种相关疫苗。

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决不随地吐痰、决不随地大小便。要保持办公地点以及家中室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如农贸市场、电影院、游艺活动室等),外出时戴口罩并作好必要的空气消毒。家中备用一些常用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过氧乙酸消毒液等,定期对室内表面进行消毒清洗。

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另外,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休息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显得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像有的人通宵玩牌、打电子游戏机,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专家认为,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