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谷雨养生注意防病多吃花粉蜂蜜

来源:网络

无论男人女人,谁不愿意活得更滋润些,但面对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怎样才能健康美丽?其实,决定权都在自己手中,只要顺应季节变化,生活有度、适当保养,提升“养眼值”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养“人”从春天开始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养生也是一样。

“不过,虽然都是春天,可是真要养好‘人’,早春、仲春、晚春也是各有区别的。”在春天里:早春阴寒渐退,乍暖还寒,更需注意祛散阴寒、让身体逐步从冬季的将息状态活跃起来;仲春时节,肝气随万物升发,而偏于亢盛,中医认为,肝旺可伤脾,因此应适当滋补脾胃;晚春气温逐渐升高,则要以防体内积热为主。

“虽然眼下已到晚春,进入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但如果从此时开始注重保养,也完全来得及。”专家说。俗话说,“雨水生百谷”,“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此时节,全国各地平均气温都达到12摄氏度以上,雨量开始增多,应该算得上是一年中大自然最为美好的时候。大地郁郁葱葱,百花竞艳,一片生机盎然。心随自然,人的心情和精神状态也达到一年中最佳状态,更要趁此时机保健养生。

“格外值得提醒的是,所谓‘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每到春夏之交,也是各种疾病容易作乱的时机,因此更要注意防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敏和呼吸道疾病是此时最困扰他们的两大难题。同时,由于现阶段是冷锋、低压活动的频繁时期,此类天气常有大风,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导致神经痛高发,如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出现此类神经痛的病因主要就是“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以及感受风寒邪湿,故需要养肝、理气、通络、活血。此外,由于此阶段气温时高时底、阴晴风雨无常、潮湿闷热、回暖气压偏底,很容易诱发冠心病、关节炎、胃肠炎、手足口病等。杨文莲副教授认为,顺应季节,各有侧重地养生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瑰宝”,千万不可废弃。在适当的时机正确地进行对身体的养护,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养生别忘

“药食同源”的好帮手

“春季养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教授说。一方面,要注意气候的变化。谷雨时节气温虽以晴暖为主,但早晚仍会时冷时热,早出晚归的人和老年人更应照顾好自己,对婴幼儿要小心呵护。另一方面,气温升高、湿度增大为病毒、细菌、霉菌的衍生和繁殖提供了条件。因此,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室内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至关重要。

“此外,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除适当进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外,可饮用绿豆汤、酸梅汤和绿茶等,以清除体内过大的火气。同时,不宜吃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的食品。多动也很重要,无论是外出踏青、郊游,还是坚持一种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都有很多好处。比如年轻人可选择搏击、打球;老年人则适宜散步、打太极。”

不过,教授也认为,通过饮食、起居、锻炼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如果想要事半功倍,不妨再选用一些“药食同源”的产品,比如蜂蜜、蜂胶、花粉等,它们都是此阶段人们养生的“好伙伴”。

蜂蜜:蜂蜜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润”,中医上既是食品也是药品,口服时上可润肺利咽,同时由于肺主皮毛,养肺后也可改善皮肤的干燥程度;下则润肠,可通便助消化;外用,则有敛疮抗炎的作用,还可用蜂蜜拍脸,皮肤过敏后涂点,可以使其既不发红也不蜕皮。此外,还可以护唇,有口疮时,或含蜂蜜五六次,或混合蜂蜜、甘草,泡水漱口,都可以缓解。平时还可用蜂蜜自制面膜,加珍珠粉,2天做一次可以增白祛斑;角质层薄的,用蜂蜜、黄瓜汁、鸡蛋清,对过敏性皮肤特别好。如有脂溢性皮炎,在洗发水中加点蜂蜜,用10多天,头皮屑就能没有了。制好的蜂王浆也是不错的选择,既携带方便,吸收效率也好,何乐而不为?

蜂胶:有“天然抗生素”之称,有一定抗炎作用,是抗击春天易发的各种炎症的“杀手锏”。

花粉:荷花、油菜、玫瑰花、茶花花粉都是不错的选择,可调整脂代谢,对心脑血管病人很有好处;此外,由于其能调节肠道因子,还可以抗衰老。对长期用电脑,处于高辐射环境中的年轻人来说,可选用花粉螺旋藻。“需要提醒的是,最好选择破壁的花粉产品,这种产品的营养成分更高,更容易吸收。”杨文莲副教授说。

益生菌、益生原:两者对长期便秘的人都特别好,尤其是后者,由于采用了包埋技术,菌群在胃的强酸环境下被保护,在碱性环境中才释放出来,因此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长期吃,可以避免便秘、胃胀、头晕,为过好即将来临的盛夏打好基础。

短肽类产品:春夏之交是一些疾病容易高发的时节,还是应该选择适当的产品建设起强大的抗病防线。短肽类产品就是能“添砖加瓦”的“好帮手”,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修复胃黏膜、保肝防湿气,肿瘤病人、胃病病人、肝病病人不妨吃些。

葡萄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脂肪、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是女人养生宝典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还有抗过敏的作用。

选好产品有讲究

虽然从中国传统的“养生”学角度来看,适度补充这些“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对人们的好处不言而喻,可是面对现实生活中保健品价格越来越高、保健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大多数人在其面前不得不驻足观望。“谁知道这是真的假的呢,也许不吃没事,吃了反而搞出一身病呢。”这样的话可不仅仅是个别人的论调,而可以几乎算是很多人共同的心声。“其实我们也很痛苦,知道某些时候该吃些保健品,可到底怎样才能选到真正物美价廉的产品呢?我们太困惑了。”采访中,不少人向记者道出了难以为保健品埋单的理由。

首先,不要盲目相信广告。“虽然现在已经是‘好药也要勤吆喝’的年代,好的产品信息也需要一些有责任心的媒体释放给大众,但如果企业光把大笔的钱砸到铺天盖地的广告中,这样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大多不可信,毕竟产品是有成本的,在这方面多花了钱,其他方面花费的心思自然少了。”

其次,还是要相信大厂家。近年来,许多传统的中药企业都在向保健品企业实行一定程度的转归。应该说,有着强大的生产研发技术作为后盾的企业是越来越多了,这些企业操作规范,创新意识也强,因此给百姓提供的保健品自然可信度和安全性也高得多。

最后,千万不要相信一种产品就能包治百病。世界上绝不存在这样的“神话”,任何一样保健品或是药品都有其针对性很强的适应症,“包治”就等于一样不治。比如同仁堂健康药业保健品的适用人群划分就极为细致,同样是保健品,有针对骨伤、糖尿病、肾炎等不同疾病患者专用的保健食品,病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