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夏季6节气的保健养生之道

来源:网络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夏季养生正当时,一定要注意精神调养调养,掌握一些夏季养生保健方法,才能让你轻松度过“难熬”的炎炎夏日。夏季6个节气的养生之道,你需要了解。

1、立夏时节的保健养生

立夏也被人们称为“孟夏”,即夏天的开始,这时天气逐渐转热,植物生长,这个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们在节气相交的时候应该顺应天气的变化,所以立夏的养生中应着重关注对心脏的养护。心属夏气,也就说,夏天这个季节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大,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保养。

立夏节气,应当舒展心情,保持安闲的心态,以免暴喜暴怒伤及心阳。清晨可以吃洋葱少许,晚饭后饮少量红酒,保持血气通畅。在膳食保养中,这个季节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清淡为主。适宜的膳食有荷叶凤脯、鱼腥草拌莴笋、桂圆粥等,有清芬养心、清热解毒、利湿祛痰、养血安神的功效。

2、小满时节的保健养生

小满节气正值5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果睡觉时贪凉容易印发风湿病、湿性皮肤病等。在这个节气的养生中,“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应该大力提倡。在没有任何疾病的情况下,也要做好各种预防工作。

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皮肤病人应该特别注意饮食调养,日常饮食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利湿清热作用的食物。

3、芒种时节的保健养生

芒种时节,雨量增多,气温升高,南方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十分潮湿,天气异常湿热。夏天时,人们都变得懒散,其原因是夏天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即热蒸湿动,湿热弥漫空气,人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所以,使人感到四肢困倦,委靡不振。因此,在芒种时节里不但要注意雨期的防晒防潮,更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

因为芒种时节常常阴雨连绵,因此,芒种的养生重点要根据季节的气候特征而定:在精神调养上应该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这样肌体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赶走疲劳,有利于健康。

夏天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做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适宜的膳食有西红柿炒鸡蛋、香菇冬瓜球、五味枸杞饮等,有生津止渴、补益肠胃、滋肾阴、助肾阳的功效。

4、夏至时节的保健养生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天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夏天炎热,要保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有利于气机的通泄。“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的就是夏天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缓解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利于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因为,温水冲澡时的水压及机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适宜的膳食有荷叶茯苓粥、凉拌莴笋、奶油冬瓜球等,有清热解暑、宁心安神、补虚损、益脾胃的功效。

5、小暑时节的保健养生

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十分炎热,在忙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防暑降温。多饮水,是解除疲劳,缓解体内代谢的号办法。根据实验结果,每日清晨饮用一杯新鲜凉开水,几年之后,就会出现神奇的益寿之功。

阳历七八月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常出现在夏至后,小暑与大暑之间,立秋后为“秋老虎”。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是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等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达到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6、大暑时节的保健养生

当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时,很可能是中暑的先兆。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将中暑者抬到通风阴凉处休息,最好同时给病人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夏天预防中暑应注意: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曝晒;注意室内降温;睡眠要充足;讲究饮食卫生。

适宜的膳食有凉拌茄子、绿豆南瓜汤、苦瓜菊花粥等,有清热通窍、消肿利尿、健脾和胃、止痢解毒的功效。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