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立夏尝鲜多养心

来源:网络

肠胃不适尝新尝鲜

立夏前后冷暖空气交汇频繁,人们免疫机能随之逐渐下降,病菌易感性增强,造成肠胃抗病功能较弱,感冒发烧、肠胃不适也益发猖獗起来。民俗里,立夏有“尝新”的风俗,在立夏这天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这种做法对人的身体是很有好处的。在立夏时节合理地调配饮食,可以给整个夏季打下健康的好基础。这一天可以吃一些竹笋、樱桃、麦仁、蚕豆等。还可以吃些酸味的水果,用以生津开胃。此外,民间人们为了祈求身、心、腿部等重要部位健康无恙,防止生病,顺利度过炎夏而有吃竹笋的风俗,称为全笋。取义希望双腿也能像春笋那样健壮有力,能跋涉远路,行道千里。

《礼记·月令》记载立夏“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立夏时节应多吃田野鲜蔬,益于立夏养生。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均衡膳食在立夏显得尤为重要,每餐不要吃得过饱,避免造成胃肠道机能的损害;此外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不要买变质的食品原料;膳食最好现做现吃;生吃瓜果要清洗消毒;在做凉菜时,应加蒜泥和醋,既可调味,又能杀菌,还有增进食欲的作用;即使天气再热,饮食上也不可过分贪凉,以防止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在浙江省永嘉县菇西溪一带,立夏的时候有做“立夏饼”、吃豆腐的习俗,说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这项古老的风俗指的是豆腐有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独特功效:豆腐中富含蛋白质,却不含胆固醇,常吃豆腐,可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治疗赤眼、消渴、休息痢(时好时坏的痢疾)等,并可解酒精中毒和硫黄中毒等。

口舌生疮多进稀食

对于人体脏腑来说,立夏时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立夏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保证胃肠功能正常,抵御暑热侵袭,是夏季养生的重要一环。立夏之后,人们大量排汗会造成人体阳气不足;皮肤腠理易于开泄,而多食用酸性的食物及药品,可以使皮肤腠理适当收缩。乌梅、山楂、木瓜、五味子均具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可以用来治疗泄泻、虚汗等病症。夏季里,推荐大家自己动手在家做山楂糕,美味又健康。

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易出现上火的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为解决此时脾胃功能紊乱,饮食上宜清淡、多补水,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据说熬立夏粥讲究在村头巷尾进行,就地挖灶坑,安上大铁锅,点火熬粥,炊烟袅袅。操持此粥的人,绝对是位慈祥善良、群众威望高的老奶奶。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早、晚食粥,午餐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热,又能补养身体,有利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此外,鸭肉、虾、鲫鱼、瘦肉、食用蕈类(香菇、蘑菇、平菇、银耳等)、薏米等,同样具有增进食欲、补充营养、消暑健身的功效。

养心为主加个午休

心与夏天相通应。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通应的。到了夏天,心阳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当气温升高后,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心火过旺所致。此时人们不仅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因此,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立夏之季,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暴喜伤心。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曾记载:“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立夏之后,可适当调整个人的生物钟,养成晚睡早起的习惯,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增加午休。中午1时到3时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人容易出汗,稍活动就会因出汗多消耗体力,极易疲劳。所以,中午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最好不要加班工作。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反而会让神气受损。

专家的话

1.立夏养生怎么吃更营养?

立夏,水果青菜一定要跟上。肠胃不好的人,绝对不可以吃冰镇水果,最好是选择多吃一些凉性或温性的水果,反季节的水果尽量少吃。凉性的水果包括:梨(肠胃不好的少吃)、香蕉(不要空腹吃);温性的水果有:苹果(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吃的一种最好的水果,营养也较好)、柠檬、西红柿(胃酸过多者少吃);容易消化的瓜类、水梨、苹果等也不错。

2.在立夏这个比较特殊的季节里,身体健康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吗?

立夏前后,气候变化比较显着,早晚温差大(温差大约在12-15摄氏度),因此人们容易得病,消耗体力的运动对身体都会有一定损伤,所以应适当地做一些有氧运动,每次大约15分钟,让身体微微出汗就可以。

今年5月5日为立夏节气,此时天气逐渐炎热,万物繁茂,人们的生理状态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夏季与心气相通,夏季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顺四时是养生的首要原则,因此,要顺应节气的变化,注意养心脏。应重视立夏养生,平和过渡到夏季。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