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24节气养生法 白露与养生

来源:网络

知道在秋天怎么养生?知道在白露节气里怎么养生?,知道什么是24节气养生法,这些都样小编告诉你把!

廿四节气的“白露”,它是从每年的9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时开始的。白露是指地面水汽凝结为露,天气开始转凉的意思。

气候特点

“白露”就是表示天气渐凉,空气中的水汽在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从这节气起,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开始转凉。如俗话说:“白露身不露。”其意是这时暑气已尽,不该再赤身露体了。白露是华北地区秋季到来的主要标志,此时日平均气温都下降到22℃以下。民谚曰:“山怕白露,川怕秋分”。白露以后,气温会继续下降。如山西北部及部分山区在白露和秋分之间曾有初霜发生。然而在南方,尤其广州和珠三角一带此时仍是争秋夺暑之际,由于今年农历有“闰七月”,炎热的日子会更长。此段时节正是暑湿的日子渐向酷暑的日子转变,对此燥热的天气,人们冠以“秋老虎”、“毒老虎”之称。>>>24节气养生法 白露节气时养生肺为首

白露的养生

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在祖国医学上称为“长夏”。古代医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生,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长夏应脾而变化”,是说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古人还指出“长夏防湿”,在南方既炎热又多雨,湿病就多见于这时节。因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此节气的后期亦是渐进为酷热时,即所谓“秋老虎”、“毒老虎”对人体的伤害,所以整个节气的饮食养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为主,因而中医有“夏天(清)补心,长夏(淡)补脾”之说。日常生活中,除食用冬瓜、节瓜、丝瓜、苦瓜、小白菜、绿豆芽之类的消热食物外,还要吃些薏米、芡实、赤小豆,常喝淡粥、清茶、菜汤、豆浆、果汁等。经过炎夏和秋暑的消耗,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容易上火的食物尽量少吃,无论肉类或瓜蔬、水果都要注意新鲜。在体育锻炼上要注意“秋老虎”的威胁,不宜进行过激过量的运动,宜以游泳、散步、太极拳、瑜珈功、羽毛球、乒乓球等为主。

俗语说“秋粥宜人”,这段时间应以多食清淡而健脾的淡粥,如薏米粥、芡实粥、白果腐竹粥、小麦粥、淮山粥等。汤品上宜赤小豆淮山节瓜猪汤、番茄山斑鱼汤、雪梨海蛰鹧鸪汤、蕹菜粟米粒滚清汤、鲜淮山百合马蹄白鲫汤、豆腐雪菜荷叶滚肉片汤、石斛太子参煲猪瘦肉汤等。

秋季养生注意“二防”

秋天气温多变,对人体最大的危害之一,就是肠道细菌感染造成的胃肠功能紊乱和腹泻频发。天气逐渐转凉还会使人出现身体上的种种不适,特别是一些胃病患者,秋凉的刺激会使胃病复发,重症还会引起胃出血、胃溃疡等并发症...

一防秋燥

饮食

秋天上市的鱼、肉、蔬菜、瓜果品种繁多,但食用时应该选择防秋燥的护阴、滋肾、润肺的食物。肉类应该是泥鳅、鲥鱼、白鸭肉等,蔬果应该是花生、山药、白木耳、橘子、白果、梨、红枣、莲子、葡萄、甘蔗等柔润之品。

若出现皮肤干燥、皲裂和口角炎等症时,应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蜂蜜等;

若秋燥引起肺虚时,可用百合、薏米仁、淮山药、蜂蜜等益补肺气;若出现阴虚征象时,可用核桃肉、芡实、雪梨、藕汁及牛奶、麻仁、海参、猪皮、鸡肉等分别滋养胃阴及肝、肾。

在食用时可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正确选用食疗方法:

用银耳10克,以温水浸泡30分钟,加冰糖和水,煮沸至银耳烂熟的冰糖银耳汤,具有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的功用;

2.用红枣10个,大梨1只,冰糖适量,置火上煮熟即可食之,红枣炖梨,有润肺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

3.用百合30克清水泡软、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加水煮成的百合粥,每天早晚食用具有滋阴润燥、清心安神之功效。

增加热量供给

秋天,特别是深秋时分,人们可通过饮食增加热能的供给,多吃鱼、肉、蛋、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易消化食物。

防病防秋膘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腹部着凉后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因此应注意食品的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秋天气候凉爽,味觉增强,人体食欲大增,汗液分泌减少,易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肥胖,且暴饮暴食会加重胃肠负担,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因此应该注意食量的控制。

总结:24节气养生法很简单吧!。看了小编教你的在秋季的养生法,是不是不错,别忘了格尼身边的朋友介绍介绍啊!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