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秋日霜降过渡寒 起居保暖谨防秋燥

来源:网络

霜降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个过渡时期。此时常有冷空气侵袭,而使气温骤降,此时要做好霜降时节的保暖以及养生保健,霜降时节如何正确养生呢?

秋阳暖人。逢上九九重阳的好日子,更是让今天显得喜气不少。午后的阳光洒下来,全省气温都在升高。截至14时,丽水地区、温州局部地区温度达到了23℃以上;相对冷一些的浙北和沿海地区也有20℃左右的温度。

昨日下了几乎一天的秋雨,好像一下子失去了踪迹。倒是经过雨水的洗礼,空气质量明显好转,杭州空气污染指数从前天的129降到了98,全省各地市的空气质量都达到了良。

不过,早晚的温度到底还是凉了。这几天,大部分地区清晨的气温都在15℃左右徘徊,深夜的凉气更是如水一般。“燥热”的虚火被冷空气彻底压了下去。秋意渐浓,大家别忘了给自己添衣,也为家里的老人带去一些温暖。

一场冷空气驾到,到底什么时候最冷?据气象专家介绍,如果冷空气在“X日”给某地造成降水,过程最低气温往往出现在“X+2”的早晨,因为“X日”有雨,夜间散热不明显,但之后天空完全打开,气温则会继续下探。

今天还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即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此时,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气肃而凝,露结为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我国古代将霜降描述为: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蜇虫咸俯。意思是说,豺狼开始捕获猎物,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的状态。

而对于南方来说,霜降节气更多的是代表秋意更深,秋天即将要向冬天过渡的信号。根据气象资料,我省常年的平均“初霜日”在11月中旬,但随着气候变暖,近几年的“初霜日”常常要到12月初才会出现。

这个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谚有“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霜降养生首先要重视保暖,其次要防秋燥,运动量可适当加大。饮食调养方面,此时宜平补,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玉蜀黍、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都不错。

有意思的是,各地对“霜降吃什么 补些什么”的意见不尽相同。古人一般秋补既吃羊肉也吃兔肉。闽台民间在霜降这天,要进食补品。一些地方要吃红柿,认为这样可以御寒,能补筋骨。而泉州老人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则有霜降这天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的说法。另有些地方这天一定要吃些牛肉。

霜降养生滋补原则

在秋季养生中特别是节气的变更时,我们不但要体现饮食的全面调理和有针对性地加强某些营养食物用来预防疾病,还应发挥某些食物的特异性作用,使之直接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

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

另外,饮食习惯和饮食方法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秋季养生中特别是节气的变更时,我们不但要体现饮食的全面调理和有针对性地加强某些营养食物用来预防疾病,还应发挥某些食物的特异性作用,使之直接用于某些疾病的预防。

如用葱白、生姜、豆蔻、香菜可预防治疗感冒;用甜菜汁、樱桃汁可预防麻疹;用白萝卜、鲜橄榄煎汁可预防白喉;荔枝可预防口腔炎、胃炎引起的口臭症;红萝卜煮粥可预防头晕等。

结语:秋季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也比较大,时冷时热的,经常会让你感到措手不及,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