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小暑养生 五行人养生保健要点

来源:网络

小暑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暑代表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小热,意味着还没到最热的时候,但是这个时期的太阳也是不容小觑的,不同类型的人在小暑养生也是各不相同的,接下来就一起去看看吧。

小暑养生

五行人小暑季节养生保健的要点

1、金形人:清热祛湿消暑

a、精神调养:避免情绪剧烈波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愉悦的精神,心境尽量放平静一些。

b、起居调养:避免烈日下长时间劳作,慎防中暑,同时夜卧贪凉,以防外邪侵袭而引发外感病。

c、运动调养:宜进行低强度的以伸展运动为主的运动,如八段锦、广播体操等,以微有汗出为度。参考文章:如何预防运动损伤?

d、饮食调养:宜多吃益气养阴,消暑生津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薏苡仁、西瓜、冬瓜、西洋参、绿豆、玉竹、石斛等。

小暑吃什么好呢?药膳可选择薏苡仁橘皮粥:薏苡仁50克,玉竹10克,橘皮5克,大枣10枚,粳米200克。将薏苡仁、玉竹、橘皮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同置于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煨熬,待米烂粥稠即成。这个食疗偏方有清热祛湿,健脾益气生津的功效。>>>小暑节气的食谱

2、木形人:钓鱼赏花,怡养性情

a、精神调养:多参加钓鱼、唱歌、下棋、赏花等文娱活动,陶冶性情,避免情绪低落。

b、起居调养:避免大汗淋漓,以防耗气伤津;睡好子午觉,保持精力充沛。

c、运动调养:可进行低强度运,如散步、八段锦等,以不疲倦为度。文章链接:心脑血管疾病能游泳吗?

d、饮食调养:夏天吃什么解暑呢?专家介绍说,宜进食具有清热祛暑、利湿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可多饮西洋参茶、生脉饮、绿豆冬瓜茶等。

防中暑健康饮食:药膳可选择夏枯草瘦肉汤。具体做法是,夏枯草30克,猪瘦肉120克,法夏5克,精盐、味精各适量。将夏枯草、法夏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煮1-1.5小时,加精盐、味精,再煮一沸即成。这个食疗偏方有清肝泻火、消暑利湿的功效。>>>小暑时节吃啥最好?

3、水形人:温养脾胃,忌过食生冷

a、精神调养:心情烦躁是不可取的,要保持心境平静如水,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

b、起居调养:睡好子午觉,保持适当午睡时间;避免汗出当风,以防寒湿入侵。

小暑节气养生

c、运动调养:可在清晨或傍晚进行低强度运动,避免过度汗出,伤津耗气。

d、饮食调养:忌过食生冷、不知饥饱,宜多进食温软食物,温养脾胃,可多饮米汤,砂仁、法夏、苡米、芡实、红豆、扁豆等。

中医养生小常识:药膳可选择赤小豆鸡内金荷叶粥:赤小豆30克,鸡内金10克,鲜荷叶1张,春砂仁5克,粳米150克。将鲜荷叶洗净,切碎,连同鸡内金一同放入砂锅,加入清水1000ml,大火浇沸,小火熬煮20分钟,放入春砂仁后再煮10分钟,去渣取汁。将淘洗干净的粳米、赤小豆放入药汁中,添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以小火熬煮成粥即可。这个小偏方有健脾利湿,清热消暑的功效

4、火形人:清热消暑,益气生津

a、精神调养:戒怒戒躁,保持心境平静。小编提示:心情烦躁怎么办?

b、起居调养:适当午睡,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烈日下暴晒、或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劳作,以防中暑。

c、运动调养:避免运动后大汗淋漓,避免运动后立即洗凉水澡,以防寒湿入侵,引起感冒。>>>小暑后养生保健必过“6道关”

d、饮食调养:小暑大暑季节,避免进食太饱,可多食具有清热祛暑生津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可多喝生脉饮,如西瓜、绿豆、荸荠、西洋参、薏苡仁、白茅根等。温馨提示:2012年小暑是什么时候?

健康生活小贴士:药膳可选择茯苓薏苡赤豆粥:茯苓20克,薏苡仁100克,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将赤小豆、茯苓、薏苡仁洗净。粳米淘洗干净。赤小豆浸泡半天。将赤小豆、薏苡仁与茯苓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赤小豆酥烂,加白糖少许稍煮即成。这个治病小偏方有化浊利湿,清热消暑的功效。

5、土形人:防暑湿

a、精神调养:戒怒戒躁,以防情绪中暑。要劳逸结合,以防恼怒伤肝、忧思伤脾。相关推荐:心情不好怎么办?

b、起居调养:避免夜卧受凉,汗出当风,以防出现感冒、湿疹等疾病;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精力充沛。小编推荐:喝啤酒解暑吗?

c、运动调养:避免高强度运动,尤其避免运动后立即饮冷饮或洗凉水澡,避免损伤脾胃或寒湿入侵而出现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链接文章:暑期需防旅途综合症。>>>小暑要吃苦 养生要养阳

d、饮食调养:多食温软食物,避免饥饱失调,可多吃健脾化湿、益气消暑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小米绿豆粥、绿豆汤、春砂仁、法夏、白寇仁、扁豆、冬瓜、西洋参等。

夏天怎样防中暑?药膳可选择三豆鳅鱼汤。做法如下:泥鳅300克,红豆30克,黑豆30克,赤小豆15克,绍酒10克,炮姜10克,生姜5片。将泥鳅放入清水内,吐净泥土,宰杀,去鳃及内脏,洗净。将红豆、黑豆、赤小豆洗净备用;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将泥鳅放入锅中煎至7分熟后盛起备用。接下来的行动是,将煎过的泥鳅与洗净的红豆、黑豆、赤小豆、炮姜、生姜一同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沸,小火熬煮2小时,放入绍酒,调入适量精盐即成。这个食疗偏方有清暑祛湿,健脾益肾的功效。

小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每年7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05°时,小暑节气开始。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后的第28天,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五行人小暑节调养方法不一 需对号入座

小暑到来,标志着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有“小暑开始热,减衣身上轻,抓紧种蔬菜,备足过严冬”的说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群芳谱》载“暑气至此尚未极也。”此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农谚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中国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其中第一个10天为初伏,初伏最早离夏至20天,最晚30天,小暑离夏至16天。“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小暑之时,雨热同季”,雨与小暑有着相依为命的关系,金代诗人庞铸《喜夏》诗云:“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小暑”养生 滋阴清热食谱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入伏以后,暴雨形成的洪水称为“伏汛”。俗话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伏汛会对蔬菜和棉花、大豆等旱作物造成不利影响,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之说,意为小暑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就是说小暑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要注意防洪防涝。在江南,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小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故农谚说“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江苏有小暑日忌西南风的说法,农谚“小暑西南风,三车勿动”,三车是指油车、轧花车、碾米的风车,意思是小暑前后,西南风和东南风的交汇机会多,主年景不好,农作物歉收,风车、轧车、油车都不动了。

结语:虽然天气还不是最炎热的时候,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多加注意对于太阳的防晒,所以大家在外出的时候一定做好防晒工作,防止中暑。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