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小满节气养生 10食物最适合小满食用

来源:网络

我国的传统节气小满,这个时候的气温高,天气热而且很潮湿,在我国的传统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是不利于人身体健康的。所以在小满节气我们可以食用一些既能去湿又能加强脾胃功能的食物。

小满节气养生

汗多贪凉易伤阳养阳按揉足三里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天气渐热,暑热邪盛,汗液的排泄也会加快,中医认为“气随汗脱”,而“气者阳也”,所以人体的阳气也会因此受损。此外,热天人们比较贪凉,比如空调、冷饮等,易受寒湿之邪而伤阳。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运动与保健专家王亮主治中医师介绍说,中医着作《灵枢》中记载:“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调于足三里。”夏夏季养护阳气,补中益气比较适合按揉足三里穴。该穴位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常用的方法是拇指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

小满雨水多练熊戏健脾祛湿

在江南地区,小满除了“作物饱满”,还有着另一层含意,“小满小满,江满河满。”说明这时开始,雨水会多起来了。小满时节,由于雨量的增加,空气潮湿,各种皮肤病,如脚气、湿疹、汗斑、湿性皮肤病、足癣等易发生。中医认为,这些皮肤病的发生与天气闷热和潮湿有关,尤以湿重为主要致病因素。那么,怎么才能祛湿呢?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科学系李靖副教授介绍说,中医祛湿可以通过健脾来实现,因为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比较好的健脾运动是五禽戏中的熊戏。

主要招式如下:身体仰卧,两手抱着小腿,抬头,身体先向左滚着地(卫生起见,最好在干净的地面上或者家中地板上铺一层毛毯),再向右侧滚着地,左右滚转各7次。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两手在身旁按地,上体晃动,左右各7次。练熊戏时,要像熊那样浑厚沉稳。熊看似笨重,走路软塌塌,实际上在沉稳之中又富有轻灵。

天热心烦,练练“坐功”

小满节气时,由于气温增高,即便是有空调帮助,还是难免经历室内室外“冰火两重天”,这个时候人的情绪也会随之改变,容易出现心烦的现象。南京自然医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王长松副主任中医师推荐大家练练“坐功”来除烦。明代着名养生学家高濂在其所着的《遵生八笺》中记载了“小满四月坐功”,具体方法为:每日凌晨3时~7时,正坐,一手手心向上用力托举,一手手心向下,用力下按,各三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此功法可治肺脏邪毒积滞引起胸胁涨满、心颤心慌、面红鼻赤、眼珠发黄、心烦心痛、掌心发热等病症。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

10食物最适合小满食用

玉米: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高梁:有健脾益肾、渗湿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湿热吐泻、下痢等症。

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适用于小便短赤、水肿脚气、风湿痹痛、脾虚泄泻、扁平疣等病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湿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吐泻,脾虚呕吐、食少便溏、泄泻水肿、赤白带下等病症。

水芹:有清热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小便淋痛、小便出血、带下等病证。

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等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水肿、小便不利、消渴引饮以及水气浮肿喘满等病症。

洋葱:具有和胃下气、化湿祛痰、解毒杀虫等功效,适用于胸闷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马齿苋:具有清热祛湿、散血消肿等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尿血、小便热淋、黄疸、牙龈炎等病症。

鲫鱼:有健脾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虚食少、虚弱乏力、消渴引饮、浮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鲍鱼:具有养血柔肝、滋阴清热、益精明目、利湿行痹的功效,适用于阴虚内热、血枯经闭、乳汁不足、阴虚阳亢、夜盲内障,以及湿热内蕴所致的五淋、黄疸等病症。

结语:小编推荐了小满节气养生的方法与食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不同而选择,这些食物不仅具有祛湿的效果,还有这一些其他的功效,希望大家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食物。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