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大寒养生 防上火少生气多喝水

来源:网络

大寒,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养生依然是很重要的话题,今天小编再给大家推荐些大寒养生方面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大寒是冬三月之末,除了继续精神调养、早睡晚起、补充肾气,还要注意少食海鲜、冷饮等食物,因为天气寒冷,内食寒凉易致内外皆寒,伤及脾胃,进而损伤正气。需要提醒的是,大寒前后天气虽冷,但已到冬季结束之际,隐隐之中已经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并不像大雪、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寒。加上秋冬季节人们习惯食疗进补,运动也相对减少,消耗下降。吃了一冬的火锅、油腻饮食,如果又赶上降雪少、刮风多的“暖冬”,天干物燥、室内温度高,很容易上火。因此,“灭火”是大寒养生的重点。

心火

心火过旺时主要表现为心烦急躁、口舌易糜烂生疮、舌尖红等症状;孩子可出现多动不安、好发脾气等。防“心火”要注意保持良好心态,防止情绪波动;避免长时间待在过热或过凉的环境中。同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之物,少喝酒;加强运动;平时要多喝水,最好是温开水,特别是老人和儿童。

肝火

肝的性情最“急躁”,肝火上升时人也会变得急躁易怒,出现头痛眩晕、目赤、耳鸣、面红、口苦、咽干等症状。养肝的关键在于“制怒”,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生闷气、发火;同时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避免因为身体劳累而导致情绪不稳;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尽量少碰烟酒等。

肺火

肺在五行属金,而“火克金”,所以肺最怕火了,无论温热或风寒之邪,都可能侵袭肺部,转化成肺热,出现咳嗽、咽喉干疼、呕吐黄痰、口干而喜冷饮等症状。因此,在多风干燥的寒冬季节,一定要保证每天喝足够的水;冬季在注意保暖的同时,室内也最好每天通通风;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易上火的食物;户外活动时避免着凉等。

胃火

胃上火时消化道里会感觉像有一把火在烧,出现胃脘灼痛、渴喜凉饮、口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大便秘结等症状。胃热多由食用辛辣之物过量或不良情绪郁积所致。平时要注意少吃辛辣、过热的食物,如火锅、辣椒、生葱、姜、蒜等;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饮食,适当食用一些“清凉”食物,如用莲藕榨汁、配上蜂蜜一起服食,可润胃凉血。

大寒养生要防五寒 详情请看下一页

1、防颈寒

戴围巾穿立领装。冬天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穿立领装是个好办法,不但能挡住寒风,给脖子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另外,一条得体的围巾、丝巾或者披肩,也能帮助保暖。

2、防鼻寒

晨起冷水搓鼻。天冷后 “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此时“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子。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用冷水洗鼻子时,顺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3、防肺寒

喝热粥散寒。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

4、防腰寒

双手搓腰暖肾阳。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具体的做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5、防脚寒

常做足浴。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足浴要注意三点。第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第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第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最后要注意的是,以上三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另外,足浴不宜在饭后立即进行,糖尿病人浸泡水温不宜太高。凡烧伤、脓疱疮、水痘、麻疹、足部皮肤皲裂者及足部外伤者均不宜足浴。足浴后立即擦干双脚,注意足部保暖。足浴过程中如出现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就诊。

天寒地冻,防冻疮最重要 详情请看下一页

对于冻疮,最重要的是预防。在严冬季节,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使气血流畅;保证营养和睡眠也很重要;还要加强防寒措施,注意保暖;鞋袜不能太小,裹脚不要过紧,以免妨碍血液循环;两脚要常常活动活动,两手可不时互相搓搓;饮食宜吃得热些,睡前用热水烫烫脚,外出劳动时可涂些蜂蜜膏。

对于容易长冻疮的人,可用辣椒根(或辣椒)煎水泡洗手脚,也可内服当归四逆汤(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大枣10克,细辛3克、木通6克、炙甘草6克),煎水,分3次服。冻疮初起,尚未发生水泡之前,将患处用温开水洗净,揩干,每日用辣椒酒或松香合剂涂擦二三次,有消肿、止痒、止痛的功效。

已有水泡而未溃破的冻疮,切勿乱刺乱挑,可先用温开水洗净,揩干,涂些辣椒软膏,轻轻搓揉,每日二三次。如果水泡已溃,则要注意消毒,将患部洗净后,可敷上蜂蜜膏。内服当归四逆汤治疗冻疮也有一定效果。

上述几种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1、辣椒酒取红辣椒3~5只,放在半斤75%的酒精里浸泡,密封一周即成。

2、松香合剂取肉桂50克切成细丝,浸入75%的酒精500毫升中,经一周后压榨过滤,并将适量酒精加入滤液中,调整成10%浓度,然后再加入研细的松香60克、樟脑25克,待溶解后即可使用。

3、辣椒软膏取辣椒30克(切碎不去籽)、樟脑15克、凡士林500克。先将凡士林加热溶化,放入辣椒,熬至凡士林翻滚约10~15分钟,滤去辣椒,再加入樟脑调匀即成。

4、蜂蜜膏取60克蜂蜜加入15克化猪油调匀即成。

结语:大家一定做好养生哦,大寒节气,希望大家身体健康,另外,最后推荐的防冻疮的方子,有冻疮的朋友不妨在有空的时候尝试一下吧。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