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 > 二十四节气

乐在清明益在身 清明节养肝

来源:网络

清明节来了。想好玩什么了吗?清明节的习俗您知道有哪些呢?在玩的同时别忘记清明也可以养生哦。那您知道春季养肝干怎么做吗?今天呢,小编就为你带来了春季养肝怎么做和清明节的习俗哦,感兴趣的赶快一起来哦。

清明节养肝

一、健身方式要柔和

清明节气前后是高血压的易发期,高血压患者要高度重视。

外界的不良刺激,长时间的精神紧张、焦虑和烦躁等情绪波动,都可能导致和加重高血压病的症状,因此,在调理中,人们应当减轻和消除异常情志反应,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畅。

在运动上,要讲究适当,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作为首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等。

此外,这段时间虽然各种呼吸道疾病流行,但也不能整天闭门不出,更不能在家坐卧太久。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正确的做法是保持乐观心情,经常出去到森林、河边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二、多吃银耳少食笋

传统养生学认为“春与肝相应”,即春季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春季保健注重养肝。可以多吃银耳、荠菜、菠菜等益阳、柔肝、养肺的食品。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

而银耳无毒,能润肺生津,益阴柔肝。

在这个时节最好别吃笋、鸡等伤肝食品。春季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所以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春季一来,冬笋、春笋相继上市,笋味鲜美,不少人忍不住想吃。但专家提醒,笋性寒,滑利耗气。

人有痛疾,其气多虚,而食笋则更耗气,导致气虚状况加重,容易因此发病。而临床上也发现,吃笋后容易引起咳嗽,导致咯血、哮喘的复发。除了不宜吃笋外,鸡也少吃为妙。

专家称,鸡动风助肝火,引起肝木偏亢,多吃容易引起慢性肝炎和高血压等病的复发。

三、不妨喝点菊花茶

清明前后,也不妨喝一些菊花茶。中医认为,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而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菊花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变心肌缺血的功用。

菊花与桑椹同泡茶喝,桑椹有养血柔肝,益肾润肺的作用,可以收到肝肺同养的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过,又会使肝木失于滋养,反倒伤肝。因此饮用菊花茶一定要适量。

四、薏米山药粥

【原料】薏米、山药各十克,梗米一百克。

【做法】将原料洗净后加水煮成粥。

【功效】健脾渗湿、滋补肺肾。

五、口蘑白菜

【原料】 白菜250克,干口蘑3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 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口蘑温水泡发。油入锅内烧热后,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酱油、糖、盐、入锅,炒熟后,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 清热除烦,益胃气、降血脂。适宜于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者。

清明节的习俗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

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植树最早源于清明戴柳、插柳。每逢清明,人们都要开展扫墓祭祖、郊外踏青等户外活动,同时妇女和儿童还要把刚发芽的柳条编成环戴在头上,成为应节的点缀。

柳在中国人心中有辟邪保平安的功用。佛教认为柳可以驱鬼,柳枝又可度人,观音菩萨的净水瓶和杨柳枝,可以遍洒甘露救人脱难,早年民间求雨时也戴柳条。

也有人认为清明时节是柳树发芽抽枝之际,民间的戴柳和插柳活动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神农氏。

柳树的生命力特别顽强,插柳插出不少柳树,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慢慢形成了清明植树的习俗。从节令上讲,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正是北方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非常适合栽种树木。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结语:听了小编的介绍,您应该知道在清明节该玩什么了吧,也别忘记小编在文中提到的春季养肝的做法哦。养生游玩要两不误的呢。那赶快去把您今天学到的知识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们哦。

显示全部
名人名言排行
若悠最新标签
有哪些 合同 交通事故 离婚 养老金 多少钱 方法 标准 财产 社保 公司 有什么 减肥 多久 工伤 条件 是怎样 吃什么 债务 宝宝 治疗 孩子 规定 广告语 工资 原因 协议 夫妻 功效 民法典 流程 做法 宣传语 一个月 食物 怎么处理 养生 孕妇 纠纷 取保候审 运动 基数 医保 离婚后 时间 劳动合同 责任 赔偿 员工 症状 抚养费 如何处理 法院 女性 个人 女人 怀孕 老人 有效 口号